第3章(2 / 2)

「等到了京城,你再也不用賣豆腐,讓祖母整日帶著你逛街買首飾,你隻要做好主母就好。」

往後幾日,果真如宋玉珩所說,江雪翎再沒出現過。

我將家中收拾妥當,磨盤被我擦了又擦,仔細用布蓋好安置起來。

我拿了一大包換洗衣服和幹糧,背在身上圓鼓鼓的。

宋玉珩頗為無奈,「我們是回京城享福,又不是逃難,除卻貼身衣物外,其餘在路上買就是了。」

他說得頗為貼心。

倒是我心裏打鼓,又想起采青嫂當時說的話。

宋玉珩在京城長大,見過世麵,接觸過天子。

可我一個泥腿子,與他回去,還會有我的一席之地嗎?

我曾經想過,甚至期盼過宋玉珩回到京城的那一日。

他描述的京城百裏長安,軟紅十丈。

入眼皆是繁華。

也不止一次說過,若有機會,定要帶我去京城遊玩,感受一下熾盛長京所帶來的震撼。

如今明珠見日,我作為妻子,早就做好了隨他而去的準備。

臨走前,我將家中鑰匙給了采青嫂。

又將剩下的玉麵和存糧一並給了她。

采青嫂眼淚汪汪,說我終於苦盡甘來。

「要是姓宋的對你不好,你盡管回來,往後嫂子養著你。」

說罷,又呸了兩聲,「呸呸,瞧我說的什麼話,嫂子祝願你平安健康,到了那裏,好好享享清福,讓姓宋的都給你補回來。」

05

宋玉珩帶著我水路轉陸路,不過月餘便到了京城。

進城前,他再一次叮囑我,要謙卑、謹言慎行,少說話。

這句話,他打臨行前就念叨。

所謂的遊山玩水,意不在人。

再美的風景也隻是枉然。

我掀開馬車,巍峨壯觀的城門橫跨眼前。

石板路上車水馬龍,小販的叫賣聲、行人的談笑聲和茶館裏的絲竹聲交織在一起。

我卻隻覺得陌生。

「先回府上拜見祖母,等晚些時候我再帶你來街上逛逛。」

我心中忐忑,又不好多問。

昔年宋家被流放,宋玉珩雙親在半路就因病身亡。

隻有年事已高的祖母得聖上恩典,被軟禁在宋府。

馬車停在一處幽靜寬闊的府門外。

門口,宋家祖母等一幹人早已在此等候。

宋玉珩剛要下跪,便被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人攙起,半摟在懷裏。

想必這就是宋玉珩的祖母了。

「孫兒不孝,日夜兼程才趕回來看您,祖母,這些年您過得可好?」

宋太君口中嗚咽,連連點頭,「好,祖母一切都好,乖孫兒,你怎麼這般清瘦了?」

「福陽縣到底不比京城,玉珩哥哥瘦了一些也正常,還得多虧嫂嫂這些年代替我們照顧玉珩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