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愛的方式(1 / 1)

在花前月下的低聲細語中,在鍋碗瓢盆此起彼伏的響聲中,在婆婆媽媽的嘮叨聲裏,在牽腸掛肚的歎息聲中,在度日如年的相思裏……我們都能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這種感動來源於濃濃的親情、純潔的愛情、真誠的友情、美好的師生情……本章的每一則故事都是一座溫馨的港灣,讓我們的心靈得以停泊。

愛情是在自尊自愛基礎上的平等交流,是情到深處的自然流露,親情則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信任、理解和包容。

這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家庭。父親母親在南方一個大城市工作,兩人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唯一的兒子順利考上北京大學,並且學的是最好的專業。他們的生活幾乎是完美的,並且洋溢著幸福感。

一轉眼,男孩上大二了。隨著學識一同增進的,還有男孩完善的品格、健壯的體魄、風度翩翩的舉止。叔叔阿姨們開始對男孩的父親母親提出男孩的終身大事,介紹各自的或親戚的或美貌或權勢或富貴的女孩給男孩的父母。

經這麼一提醒,父親母親覺得怎麼這麼大的事一直忽略了呢?他們不願意兒子是隻會讀書的“書呆子”,錯過了一輩子的幸福。

打電話給男孩時,父母說出了他們美好的願望。不料電話那端傳來兒子篤定的決定:“爸媽別操心了,我有女朋友了。”

兒子戀愛了,女孩是什麼樣的?和兒子相配嗎?這一連串的問題攪得父母寢食難安,於是坐了飛機趕到北京。

父母見到了女孩,見到女孩的第一眼,他們交換了一下眼色:女孩果然很普通,很一般。可是在自己的父母麵前,男孩毫不掩飾對女孩的疼愛,父母便不著痕跡地愉快地結束了這次會麵。

回到家,父親母親簡言少語。是的,他們覺得,至少看起來女孩配不上自己的兒子。20年來,對於兒子,他們第一次感到了困擾。不接納女孩,阻撓兒子,那麼男孩在失去女孩的同時,父母也可能就此失去兒子,他們也就會從此遠離了幸福安寧。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後,父親慨然做出了決定。他對妻子說:“兒子愛的,我們也得愛!他倆是同學,一個是班長,一個是團支書,了解應該是很深的,我們要相信兒子的選擇。女孩看起來是很一般,但兒子愛她,就一定有值得他愛的理由。”

果然,男孩鄭重其事地寫了信來,講了關於女孩的兩件小事。女孩家在農村,自然沒有富餘的金錢供給女孩,但是女孩坦然麵對貧窮,樸素而刻苦,對同學友好溫和,對誤解的目光不卑不亢。有一天,男孩請女孩吃飯,男孩既然已經明確地表示出他對她的好感,就特別渴望盡可能在物質上體貼女孩一點。但是,埋單的時候,女孩仍然像平時那樣也掏出了錢,笑著說:“AA製。”男孩剛要推回女孩的錢,女孩清澈的眼神製止了他。那眼神裏,女孩克製、自尊、自愛的莊嚴情感令他肅然動容。

男孩女孩的學習都很努力,經常一大早到圖書館排隊占座位。細心的女孩會一並把兩人的午餐也準備好。兩個飯盒:紅的是女孩的,綠的是男孩的。飯菜簡單卻有足夠的營養,男孩從來就是粗心地享受這份體貼,從沒發現什麼異樣。這一天早上,女孩忘了拿東西又回到寢室。男孩接過兩個飯盒,站在圖書館門前等她。很偶然地,他好奇地打開了兩個飯盒。這一眼,他的心熱熱地跳動起來,就在這一瞬間,他認定了:這就是我要找的愛人。飯盒裏是兩個相同的麵包,不同的是,綠盒裏的麵包中間夾著厚厚的一塊牛肉,紅盒裏的麵包卻什麼都沒有。對於家境貧寒的女孩來說,一塊牛肉是她能默默奉獻的全部的愛情。

兒子最後說:爸媽,真正深邃綿長共度風雨的愛情,能夠超越美貌、金錢、權勢的表象啊!

讀完信的父親母親完全消除了對兒子愛情的迷惑,恢複了寧靜的幸福。隻是母親覺得:得做點什麼,讓兒子感到他們真心誠意的祝福以及對女孩隱隱的歉意。

作文技巧

通過典型的事例和巧妙的結構突顯主題

父母對男孩的愛,女孩對男孩的愛,男孩對女孩的愛,父母對女孩的愛,多種愛互相嵌套,巧妙地詮釋了文章的主題。

智慧心語

兒女是父母一生的希望,當父母看到兒女正幸福地享受著一種樸實無華、溫暖含蓄的愛情的時候,他們心中的所有顧慮都會在頃刻間消失。作為兒女,珍惜這份美好的愛情,善待這份濃濃的親情,讓父母少一絲牽掛,多一分滿意,一切都會更加和諧、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