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移情”與現代經濟人格的塑造(3)(1 / 3)

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多次在人民代表大會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向中外媒體坦言,中國的現代化工程任務之艱巨、時間之緊迫、形勢之複雜前所未有,國家和人民都麵臨巨大挑戰。改革開放以來是我國最集中精力建設現代化的時期,但困惑、爭議、衝突也最多且一直不曾平息。2012年的“兩會”前夕,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寧要微詞,不要微機》,文章這樣寫道:“無論方案多麼周密、智慧多麼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對於改革者來說,認真聽取民意,又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人民日報》,2012年2月23日。]該言論一出即引起社會巨大反響,一些網絡媒體在轉載時更是將其中心論點提煉為更加醒目的“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這固然可視為中央堅定改革信念的信號,但另一方麵也暗示當前的改革又遇到了思想認識上的諸多分歧乃至阻力。應該說,經過多年的改革與思想解放,中國民眾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麵的心態都在成熟,承受力也在增強,正逐漸適應一個正在崛起的、舉世矚目而又壓力巨大的大國(但還不是強國)國民的新形象。可是,我們也不能否認,民眾的意識分化現象也非常突出,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民粹思想、向“後”看的保守派、向“西”看的自由派都有一定的市場,新媒體技術的普及又常常會助長那些非理性的思想,在一定時空內掀起較大的輿情波動。經濟報道對此應樹立高度的社會主流意識和責任意識,搭建一個溝通政府與民眾、互信互助、凝聚合意的有效平台。

在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一等獎的獲獎經濟報道中,筆者找出了6篇針對國內外的不解或不利言論及時表明中國立場,緩解輿論壓力的報道,它們分別是:新華社的《百家“三資”企業調查表明:在華投資大有可為》(1990年9月14日)、《中國日報》的《中國拒絕金融風暴登陸》(1997年7月27日)、《中國日報》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明傳人民幣貶值,實為投機謀暴利》(1998年8月30日)、《中國青年報》的《1503億赤字預算意味什麼》(1999年3月8日)、《中國日報》的《商務部官員: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2009年7月31日)和新華社的《從“芭比”到“蘋果”:籠罩在數據迷霧下的“中國製造”》(2010年12月30日)。其中,《中國日報》的獨家報道:《商務部官員: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原文見附錄7-2)最令人印象深刻,它通過有力的數據揭示了中國所麵臨的嚴峻的國際貿易形勢。報道發表的2009年,中國經濟已開始顯現複蘇勢頭。而此前,由於經濟危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貿易保護措施的攻擊對象,大家當時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是:中國是否會繼續成為全球經濟放緩的替罪羊?為此,記者獨家專訪了商務部公平貿易局副局長,對方做出了肯定回答,並指出“全球尤其是美國和印度將會對中國發起更為頻繁的貿易保護措施”,而且相對“美國是對中國發起貿易救濟措施涉案金額最大的國家”,印度“則是發起措施最多的國家”,“相比美國,印度的手法更加惡劣,因為印度針對中國的立案措施一直都是非常具有隨意性的”。這些說法無疑非常具有新聞性,特別是有關印度的提法是當時國內媒體未曾報過的。[對《商務部官員: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的相關評析參考自《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中國記協網,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0-06/10/c_13343791_2.htm。]類似這樣的報道相信能提高公眾對經濟全球化的辨證認識,以及對國家發展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