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清廟之音,盛世之治(1 / 2)

西周的鎬京,陽光灑在莊嚴的宮殿金頂上,熠熠生輝。年輕的周成王姬誦端坐在王座之上,目光堅定而深邃,朝堂之下,群臣肅穆而立。

國師周公旦,身姿挺拔,氣質儒雅,上前一步,手持玉笏,恭敬地說道:“陛下,今我大周初立,雖天下初定,但欲保江山永固,當遵文王之法,行德政,興禮儀,以和萬民。維清緝熙,文王之典。此乃治國之根基,不可須臾或忘。”

成王微微點頭,說道:“周公所言極是。然具體當如何施行,卿可細細道來。”

周公旦沉思片刻,娓娓而言:“陛下,其一,當重視農桑。農者,國之根本。可令各地官員勸課農桑,興修水利,開墾荒地,使百姓倉廩充實,則民心安。其二,禮賢下士,廣納賢才。人才乃治國之利器,無論出身貴賤,隻要有賢能,皆可委以重任,如此方能使朝政清明。其三,整飭吏治,嚴懲貪汙腐敗。官員清正,則百姓無怨,國家方能昌盛。”

成王聽後,心中豁然開朗,當即下令:“依周公之策,速速推行。”

於是,在周公旦的輔佐下,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在西周各地展開。

在一個名叫岐陽的地方,縣令李勉接到朝廷政令後,立刻召集當地的鄉紳和百姓,傳達朝廷重視農桑的旨意。

“鄉親們,陛下聖恩,重視我等農夫。今有令,鼓勵大家開墾荒地,官府會給予種子和農具的支持,且新墾之地,賦稅減半。”李勉站在村中的廣場上,大聲地對百姓們說道。

百姓們聽聞,歡呼雀躍。一位名叫阿福的年輕農夫,興奮地說道:“這可太好了,俺家一直想多開墾些地,可就是缺種子和工具。如今朝廷有令,俺們可有盼頭了。”

阿福回到家中,與家人商議後,第二天便帶著工具,前往村外的荒地開墾。在他的帶動下,村裏的許多年輕人紛紛響應,一時間,岐陽的田野上,到處都是勞作的身影。

與此同時,朝廷的招賢令也傳遍了四方。在洛邑,有一位名叫子軒的年輕書生,他飽讀詩書,胸懷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聽聞朝廷廣納賢才,便毅然決定前往鎬京。

子軒來到鎬京後,參加了朝廷組織的賢才選拔。在朝堂之上,他麵對成王和群臣,鎮定自若,侃侃而談。

“陛下,臣以為,治國之道,在於平衡各方利益。既要重視農桑,也要發展商業,使貨物流通,財富聚集。且當加強文化教育,使百姓知禮儀,懂榮辱,如此方能使國家長治久安。”子軒的言辭懇切,見解獨到。

成王對他的見解頗為讚賞,當即任命他為大夫,參與朝政。

隨著賢才的不斷湧入,西周的朝政日益清明。官員們各司其職,兢兢業業,為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