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琅嗎?我是權振華!”
張琅在特研院為他準備的房間裏,接到權振華上將打來的電話。
這不奇怪,以權振華零號計劃負責人的身份,隻需要詢問一下李院長,便能道這個房間的電話號碼。
張琅按照軍人要求,立即立正道:“是!您有什麼指示?”
“是這樣,李院長剛才給我打過電話了,說你提供的陣圖結構,非常重要。但其中還有許多關鍵,沒有弄明白。所以他希望你多留下幾天,協助他們攻克這個難關。我答應,讓你多留三天!三天,隻有三天!張琅,你也知道了,我們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難,極其需要人手支援。三天後,不管研究進展如何,你必須立即返回天河仙境,向留守軍官報道,不得有誤!”
電話對麵,權振華上將的聲音,透著幾分疲憊、幾分焦慮。
“是!三天後,保證準時報道!”張琅沒有二話,當即接受命令。
來到這裏,他就成了一名軍人,容不得他推諉退縮。
“這三天,你也抓緊時間,將你手上的傷治一下。修行者也是人,不要小傷不治,積累成了舊傷,就很難治了。好了,就這樣,我掛了。”權振華上將,在百忙中,還是關心了一下張琅的傷勢,隨後便掛斷了電話。
張琅握著話筒,慢慢放回。
讓他三天後務必報道,又說極其需要人手支援。聯想到今天,在傳送陣所見所聞,正式隊員犧牲二十多人,重傷三十多人,迫得權振華發出收縮防線的命令……
看來我們這些新兵,也要臨危受命,趕赴戰場了!
可是,我們不是在仙府之中,這裏原來的主人,都已經不在了嗎?
要我們,與何人作戰?
不容他仔細思索,房間的門打開了,特研院李院長走了進來。
他的精神興奮而又凝重。
“小張同誌,想來你也接到上級命令了吧?我們隻有三天時間,不能耽誤一分一秒了。我們召集了所有相關研究人員,準備舉行一個攻關大會。所有人裏麵,隻有你親眼見過陣圖運轉的能量反應,所以希望你也出席一下。”
“現在?”張琅沒想到,特研院會這麼急切。
“是的!現在!幾十年的研究,花費了巨額經費,我們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這是我們首次,複原出一個完整的陣圖結構,對於我們了解這種能量體係,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所以,能夠來的研究員,我們都召集了。還有些在北京的專家,也正在乘坐專機,緊急趕往基地的途中。大家都希望,利用這次機會,取得曆史性的突破,對這種能量體係,有一個科學性的認識。”
張琅跟著李院長,來到特研院最高的那棟大廈。
當他進入會場,才知道這次緊急會議,規模有多麼大。
會場是一個二十乘五十米的大廳,麵積達到一千平方米。布置仿照了聯合國安理會,正中間,分四個方向,張了四麵大型投影幕。
圍著投影幕布,是一圈一圈的會議桌。
每一層略比前麵,高一個階梯,形成向上的台階式論壇。
在每個位置上,都有一支麥克風、耳機,和一個觸摸式液晶屏。桌麵上,還有相應的按鈕,用以按鈕表示發言等等。
張琅來的時候,大會場內,已經座無虛席,數百人在自己的座位上,緊張地通過觸摸屏,察看著相關會議資料。
他粗略一看,發現研究人員們查看的,就有他今天和研究人員交流的影像資料、陣圖能量結構圖,以及浩瀚的文字資料。
特研院的準備工作之詳盡、快速,可見一斑。
“這是基地主會場,通過衛星連線,我們還與北京科學院、上海科學院、武漢科學院等多個會場,召開了衛星同步會議。”李院長低聲在他身邊說道。
張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在自己的位置坐下。
在他麵前,擺著四塊平麵顯示器。
每一塊,都顯示著一到兩個會場的分鏡頭,可以通過觸點,切換到每一個具體的發言人。
這個會議的規模之大,讓他也感受到了一絲壓力。
會議由基地特研院李院長主持。
“幾十年來,我們對神秘的修行者群體,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受科技水平的限製,理論體係的欠缺,一直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對於修行者的能量獲得、積累、精煉的過程,我們始終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在零號計劃特別部隊,張琅同誌的幫助下,我們首次獲得了一份完整的能量運行結構圖。
大家調閱相關資料,可以看到完整地說明,這裏就不再贅述。
可盡管有了完整的能量圖,采用了最精密的儀器,我們依然無法將其複製出來。
今天會議,索要討論的主題便是——如何讓其運轉起來?隻有讓這個能量循環運轉起來,我們才能從微觀和宏觀的角度,對其進行觀察測量,從而總結出規律,大規模重現,讓這種能量體係,為人類服務。
下麵,有請各位暢所欲言。”
嗶!
就在李院長發言結束的同時,張琅的耳機裏,就響起一聲長鳴。他眼前的幾塊屏幕上,一片紅光,差不多所有的人,都按了要求發言提問的按鈕。
“小張同誌,他們希望向你提問。你可以點取任何一人,他麵前的紅燈,就能變為綠燈。之後,你們就進入到雙向通話狀態。
而其他的人,隻能旁聽。”耳機裏,響起會場工作人員的提示。
張琅麵對如此多的提問者,有些不知所措。
聞聽,他的目光在屏幕上晃來晃去,眼看著黑壓壓一片人頭,不知道該選擇誰。他看到顯示北京科學院會場的屏幕,想了一下,見到一個白發蒼蒼老科學家的桌上名牌,科學院院士的標示,便點了這個頭像。
“嘟!”
一聲長鳴,頭像旁亮起一盞綠燈,頭像迅速擴大,充滿整個屏幕。
“小張你好,我是一名老科學工作者,研究的是能量的波譜表現形態。我看到這一段結構圖,你對研究人員的敘述,我覺得,這一部分的區域是否太大了?
從你的口述,似乎你對這一區域的能量變化,也有些模糊,表示這一部分的能量,在經常擴張收縮。
我根據多年的研究經驗,感覺這一部分,似乎不應該歸入能量的循環結構。
它很像是能量運行,所形成的能量場,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嘟!”“嘟!”“嘟!”
又是幾聲長鳴,張琅麵前的屏幕上,分別顯出幾個頭像,他們爭先恐後地說著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張琅納悶,不是說隻有他和那位老院士,單對單交流嗎?這些人是怎麼ha進話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