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想象裏,江晚溪應該是一絲不苟翩翩有禮的君子形象。而接觸以後才發現,他就是不折不扣的資本家、奴隸主、偏執症強迫症患者的典型代表人物。當然,在知道江晚溪是處【女座之後這一切都得到合理解釋。
在他寫給我的“125條新工作注意事項”中,“咖啡加兩顆半糖”放在前十的位置,也就是比和客戶聯絡更為重要。有一次儲糖罐隻剩兩顆糖,我抱著“差半顆根本嚐不出來”的心態調好咖啡遞給江晚溪,結果他喝了一口就放下,說,
“不是兩顆半。”
?!這都可以嚐出來嗎?我簡直懷疑自己遇上了外星人。
“別大驚小怪,我不是嚐出來的,而是你的表情出賣了你。”
一個人可以偽裝容貌,改變聲線,但眼神和麵部肌肉的細微變化不會被輕易修飾。律師的通病就是察言觀色,但江晚溪是個中好手。
成為江大狀的私人助理後,除了上課和晚上的時間屬於自己,其他時間都在不停的工作,換句話說,就是為江晚溪當牛做馬。柚西看到我的眼袋後一臉受到驚嚇的表情,
“怎麼了你!整容失敗了?!”
倒真希望整容失敗,也許江晚溪看到這副尊容後會大發慈悲放過自己。可是他隻是用“多一眼都不想看”的表情嫌棄地說,
“最近你的畫風有些改變啊。”
對了,這才是他最大特點,毒舌。
冤冤相報何時了,我隻是善良的麵帶微笑,然後在心裏畫了個圈圈詛咒他。
很快,十二月過半,一天冷過一天,冬天唯一有所期待的就是下雪,但在這個南不南北不北的城市,雪也下的不痛快,於是和柚西商量過後決定四級考完就去哈爾濱玩一次。阿布和音韻的事情始終壓在心頭,卻不敢多想,我能做什麼或者什麼也不做,都是錯誤。見到lan也隻是擦肩而過從不多言一句。我們,就這樣又回到原點,成了毫不相幹的陌生人。但有些人總會遇到,陌生的兩個人若是被命運羈絆,就會終生糾纏。
2014年一部網劇《匆匆那年》讓人回憶起高中的青春,回憶起初戀。我們的高中沒有戀愛,隻有一遝又一遝的卷子,輪番上陣轟炸神經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但無法否認這是大多數人的青春,最平淡也最純粹的時代。《匆匆那年》電影上映的時候,幾乎半個班的人都去了學校附近的電影院,但結束時大家都有些失望。電影像是一部加長版的MV,其中還穿插著生硬的廣告。除了那句“不悔夢歸處,隻恨太匆匆”與小說的精神有些許類似,王菲的片尾曲也是唯一可取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