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王叔,我們兩個難得出來喝一次茶,你就不要再哪裏長篇大論了,我們還是說說生活上的事情吧,聽說你府中又要添上一位小王子了,王叔還真是寶刀未老啊。”
一說到這個事情,齊王就來勁了,當下便開始吹噓自己是多麼的牛*了,他今年已經五十多了,按照道理來說很難再有子嗣了,哪曉得,側妃竟然再次懷上了,這讓他那個了啊,本來就有意把側妃扶正的,現在更是有了足夠的理由了。
~~~~~~~~~~~~~~~~~~~~~~~~~~~~~~~~~~~~~~~~~~~~~~~~~~~~~~~~~~~~~~~~~~~~~~~~~~~~~~~~~~~~~~~~~~~~~~~~~~~~~~~~~~~~~~~~~~~~~~~~~~~~~~~~~~~~~~~~~~~~~~“老師,這個治國之道怎麼理解啊?”
自從上次姬煥跟自己的孩子玩了一次之後,便開始為自己的孩子尋找老師了,正好李林甫等人在京未歸,於是乎,年老的李林甫成了皇子們的老師了,這不他又被幾個皇子給問住了。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淩上犯禁,陵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
“大凡治國的道理,一定要先使百姓富裕。百姓富裕就容易治理,而百姓貧窮就難以治理。憑什麼知道是這樣的呢?百姓富裕了,就能安心地生活在家鄉並且重視自己的產業,這樣就能尊敬官吏,害怕犯法,如果百姓尊敬官吏害怕犯罪,那就容易治理。百姓貧窮就不安心生活在家鄉,並且輕視自家的產業,就敢於冒犯官吏,違反法令,如果百姓敢冒犯官吏,違反法令就難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國家往往是富裕的,治理得亂的必然是貧窮的。因此,善於治理國家的人,必須首先使百姓富裕起來,然後(才能)統治他們。”
李林甫笑著解釋道。
“老師,那我問你,我父皇所治理的百姓人人都富裕嗎?”
三皇子出言詢問道。
這下子還真的讓李林甫為難了,窮人還是存在的,他若是回答說沒有的話,等到他日小皇子長大了,豈不是說他哄他們啊。
“老師,說啊?”
麵對著諸位皇子、公主的詢問,李林甫便開始巧妙的回答他們了。
“這麼說來,這個世界上還是有窮人存在了?以後我也要跟父皇一樣節儉,把剩餘的錢財捐給那些窮人,讓他們有書讀。”
???????????????????????????????????????????????????李林甫當了一輩子官,臨老才發現他竟然不會當官啊,當官的好多道理他都不懂啊,就拿今天小皇子的問題,讓他明白了不少東西。
“父親大人,今日楊相找我說,準備提拔我為宜州太守,孩兒想問父親孩兒能去不?”
就在李林甫沉思的時候,他第七個兒子李京進來請示道。
李林甫並沒有答話,而是沉思了一會,隨後淡淡的說道:“辭掉吧,凡是遇到事情多想想,楊相他們為何要提拔你,還不是看重為父現在是小皇子老師的份上啊。我李家所受皇恩浩蕩啊,你幾個哥哥如今都在重要的崗位上,你也是年後才被提拔的嗎,現在若是再被提拔的話,會遭人詬病的,對於你日後的發展沒有好處的。”
李京點點頭,他心裏清楚的很,他年後才被提拔的,現在不過三個月左右,還沒有做出什麼政績呢?就要再次升官了,這裏麵沒有貓膩根本沒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