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
譯文當局勢發展到不得不遭受損失時,就舍棄次要利益,以保全重要利益的增值。
解讀“李代桃僵”原意是指李樹代替桃樹受蟲蛀,用來比喻兄弟休戚與共的情誼。後來引申為相互替代、代人受過等行為。此計中“李”是犧牲方,“桃”指受保全方。“桃”、“李”能相互替代,而“桃”比“李”更具重要性。
作為敵戰計,是一計借助某種手段,以一種事物的損失、犧牲,換取另一種事物的安全、成功的謀略。兩軍對敵,各有長短、優劣,相持不下。而長短、優劣有可能不斷交叉突現。無論是哪一方,都很難取得全勝。決定勝負的,雖在於長短之比較,但也不全然。自古以來,就有以弱勝強、以短克長、以劣取優的戰例,其勝之秘訣,在用謀設計。
而政治舞台或商業競爭中兩軍對壘時,想絕對地獲益往往也不現實,很多時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此時的原則是: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顧大局,看長遠,保大利。指揮者要胸懷全局,善於用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而在理解、實施“李代桃僵”計策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和善於把握幾個方麵。
第一,高瞻遠矚,有敏銳的眼光和敢於決斷的魄力,這是運用此計的先決條件。不懂得取舍,被優柔寡斷、目光短淺所累,往往難以做出正確的決策,從而失去許多大好時機。
第二,“李代桃僵”之計,其深意在舍小取大,吃小虧占大便宜。是為了通過某種人為轉換,取得優勢和勝利而設的策略。因此,“舍”要真舍,“吃小虧”也須是真吃,要能忍痛割愛,才能引對方上鉤。舍不了小,吃不了小虧,是取不了“大”,占不了“便宜”的。
第三,“李代桃僵”之計,其真諦在“代”上。因而運用此計時,必須對“代”的問題深思熟慮:誰代,誰能代,用誰去代最好,如何代等等。對這些問題都要周全謀劃,做出策略。如田忌賽馬,精心籌劃才能穩操勝券。
第四,“李代桃僵”之計,一般都運用於局勢發展到必然有損失時。不失小,便失大,不能舍棄局部,就得全盤皆輸。對方瞄準的本身就是你的全局,目的就是要從根本上搞垮你、殲滅你,讓你無法保全。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你還不能認清局勢,猶猶豫豫,瞻前顧後,就正中對方下懷了。這說明欲用此計,核心是“舍”,要會舍,善舍,以“舍”保平安。
第五,要謹防對方對我運用此計。如果無原則地承攬別人的過錯,很容易被利用,成為別人的擋箭牌,替罪羊。所以,在包攬罪過時,要分清對象,最好非己之過不要去攬,以防做出無謂的犧牲。同時,爭執是非之地不要久留,以防被人栽贓、嫁禍。而承受了不白之冤一定要及時申訴。因為蒙冤的背後肯定有另一個人逍遙法外,幸災樂禍。因此,一旦發現自己做了替罪羊時,要奮起反抗,不可忍耐,不必無緣無故代人受過。
智慧典例
丘吉爾丟卒保車
“李代桃僵”之計,被人們廣泛地運用於近代戰爭中。
丘吉爾
1940年11月12日上午,德國空軍接到了代號為“月光奏鳴曲”的命令——對英國考文垂市進行大規模的轟炸作戰。
11月14日晚上7時5分,英國考文垂市市民正在忙碌地準備晚餐,忽然空襲警報齊鳴。5分鍾後,伴隨著嗡嗡的響聲,法西斯德國的“海因克爾”飛機已飛抵月光皎潔的城市上空。接著,長達十小時的轟炸將數千枚炸彈拋向考文垂市,人員死傷不計其數,整個城市頓時麵目全非。
而其實,在考文垂市被轟炸的48小時前,英國情報機構的“超級機密”密碼機就已經成功地破譯了德軍的這次轟炸命令。英軍詳細掌握了德國轟炸考文垂市的具體地點和空襲時將采用的戰術及飛行路線。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接到這一情報後,也采取了一定的行動:立即召集軍事高官討論對策。會議討論的結果,卻是不做任何抵禦,任憑德國人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