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推薦序(1 / 1)

真正的成功,是點亮更多人的人生

俞敏洪

第一次接觸艾力是2012年底。小夥子當時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直接發郵件讓我轉發他《酷艾英語》

課程的視頻。當時社會上正在熱議切糕問題,也有些許敏感。這個新疆小夥用一段中英文課程,在幽默的調侃中普及了很多知識。大多數人覺得切糕問題是地域歧視,但他升華到了教育的層麵。這份獨立思考的能力讓我記住了他的名字。

第二次見到他是在2013年春節。兩個會議間隙,艾力勇敢甚至有些魯莽地找到我,拿出一份詳細剖析自我的報告。他在其中不僅講述了自己時間管理的心得,過去教學的收獲,還把自己從180斤減到140斤最終練成八塊腹肌的減肥效果圖也放了進去。

我當時隻給他拋下一句話——盡全力成為新東方最優秀的老師之一。兩年下來,他做到了。他成為了新東方集團近兩萬名教師中最年輕的演講師並擔任集團培訓師,也在社會各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很多人可能看到的是艾力堅毅、永不抱怨、永不言棄的一麵。作為一個年輕人,他也有莽撞甚至脆弱的瞬間。有段時間,他情緒非常低落,給我發了幾封郵件懷疑自己是否不應該離開自己熟悉的工作崗位轉而去教大學生。他甚至說,自己都快抑鬱了,還找了心理醫生。好在,他最終挺了過來,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也活出了不一樣的精彩。

父親的因公殉職,讓他對人生有了新的體悟,他說:“願我所見之人,所曆之事,哪怕因為我有一點點的好的改變,我就心滿意足了。”

堅持每天7點前起床並發微博鼓勵更多人早起、讀書、健身。無論一個人有多強的自控力,每天工作到深夜,然後第二天早上還要6點鍾起床都是痛苦的。有幾次,深夜裏我們通過微信談工作,他突然沒了動靜,後來我才知道他疲憊地在椅子上坐著睡著了。

艾力很少說起自己的不容易,對於別人對他所做的不好的事,他絕口不提,隻是默默地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盡全力幫助和溫暖更多的人。他的真誠,並非不諳世事的單純,他所經曆的困難超出了絕大多數同齡人所能承受的限度。講台上、生活中,他的笑容裏沒有一絲陰影,他的真誠令人動容。

3年,1000多個日夜,對自己無限嚴苛,對他人無限寬容——他也許並不完美,但沒有一刻停止過對卓越的追求。

20年前,我的理想是出國,經過了種種努力之後,依然沒有如願。我創辦了新東方,發現了人生的另一條路——幫助中國學生攻克英語難關,實現他們的出國夢。這不僅關乎通過某項考試,拿到國外學位,更關乎提升自信、塑造人格。

如今,26歲的艾力被貼上了很多標簽,“成功”“青年精英”“正能量”“勵誌男神”……我曾經問過他對“精英”的認識,他很堅定地告訴我:“做超出生命本身長度的事。”

他不製造心靈雞湯,隻是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如何通過正確的方法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這一點,他做到了。

艾力的成功,讓當下奮鬥中的年輕人看到了一種真實存在的成功的可能性——一個人,即使沒有任何背景,靠著日複一日的堅持和努力,學會聚焦,在一個領域做到極致,也能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更讓我欣慰的是,在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風光無限的時候,艾力身上體現出了真正的社會責任感,不隻關注自身,還將相當多的精力投向如何幫助他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當然不僅僅體現於名校、財富和社會地位,真正的成功,是點亮更多人的人生。

2011年6月14日深夜11點,我的父親阿不利孜·賽丁在為新疆霍爾果斯縣的鄉民安裝太陽能路燈時因公殉職。那一年,他51歲。

此時,距離我從北大畢業隻有15天。回家安葬完父親,安頓好悲痛欲絕的母親、妹妹後,我又獨自回到了北京,並留在這裏,正式成為一名北漂。那時的我,是個沒有人魚線的胖子,沒有愛情,不懂職場。沒有了父親,也沒有一處可以容身的居所。這繁華都市的萬家燈火沒有一盞是屬於我的,屬於我的那一盞,在我望不到的家鄉。

我明白,在以後的漫長歲月中,我都將一個人麵對所有的挑戰,還將擔負更大的責任。

我尊敬父親,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讓他的名字繼續存在。我是努爾艾力·阿不利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