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最終決戰,李國心裏很清楚,帶領如此眾多的人想要安全轉移幾乎是癡人說夢。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決定讓文選率領一部分還有戰鬥力的人員率先撤離,同時告訴那些跟隨著自己一路走來的百姓:“如果你們願意跟隨隊伍離開,可以一起前行;倘若不願繼續冒險,大可在此地解散,各自尋找生路。”
這些曾經追隨李國出征的普通民眾們,曆經千辛萬苦、風餐露宿,早已疲憊不堪。更令人絕望的是,他們始終未能看到勝利的曙光,無數美好憧憬都已化為泡影。如今若是繼續跟隨李國,一旦遭遇清兵便會被視為叛黨餘孽而慘遭殺戮。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另尋他法,或許還能保住性命。
於是,許多人心灰意冷地選擇了解散,各奔東西。他們深知前路艱險,但為了生存別無選擇。有些人黯然離去,有些則流著淚與同伴道別,踏上未知的旅程。這場戰爭不僅摧毀了人們的家園,更粉碎了他們心中對未來的期許。然而,生活總要繼續,每個人都必須勇敢麵對眼前的困境,努力尋求新的生機。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李國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看向前方,然後毫不猶豫地率領著那支僅剩的英勇之師邁步向前迎戰敵人。這支隊伍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跟隨他多年、久經沙場的忠誠戰士,他們深知此番戰鬥凶多吉少,但卻沒有一人選擇退縮或逃避。
這些無畏的士兵們緊緊握著手中的兵器,甘願與李國一同生死與共。他們明白,自己肩負著保護文選和無辜百姓安全撤離的重任,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抵擋住敵人的進攻,為大家爭取更多寶貴的時間。
然而,麵對眼前強大的敵軍,李國等人麵臨著巨大的壓力。敵方雖隻是一支規模較小的隊伍,但其擁有的武器裝備精良無比,而且兵力也遠超於己。這場實力懸殊的對決注定將異常艱難困苦,但李國和他的部下們並沒有絲毫畏懼之心。
在激烈的交戰中,雙方展開了殊死搏鬥。李國身先士卒,奮勇殺敵;而他身邊的將士們亦毫不示弱,全力以赴投入戰鬥。盡管敵人如潮水般湧來,但他們始終堅守陣地,一步也不肯退讓。經過漫長而殘酷的廝殺,最終李國所帶領的隊伍還是全軍覆沒。李國也打算自己了結,但卻被抓了起來。
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追捕行動後,終於成功將李國擒獲!這意味著無需再耗費過多精力去追蹤其他相關人員,因為李國乃是整個事件中的核心關鍵人物。興奮不已的清兵們興高采烈地押解著李國踏上歸途,準備回城向上級複命。
而此時此刻,那哥阿心中充滿了驚喜和詫異。他萬萬沒有料到,不僅能夠攻下城池,還能如此順利地捕獲李國這個一直以來高舉反清大旗、態度堅決之人。至此,這位最後一個膽敢公然反抗清朝統治的人物亦已落網。
按照以往的慣例,那哥阿安排人為李國治療傷勢。一方麵,他們準備了豐盛的美食和美酒,盡心盡力地伺候著李國,希望他能盡快恢複健康;另一方麵,他們急忙派人去向清皇稟報這一情況,以便得到進一步的指示;與此同時那哥阿還親自出麵勸說李國投降,表示隻要他願意歸順,將會有豐厚的賞賜和待遇。在這個過程中,那哥阿展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誠意,試圖用各種方法來說服李國放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