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承認差別
人與人之間,不僅有體貌上的生理差別,而且有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心理上的差異。性格是心理差異的核心特征,人與人的不同,首先表現在性格的不同,世界上找不到性格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正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麵”,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現實。必須承認這一點,承認人與人的性格差異,就不會強求別人處處和自己一樣,就可能消除由於性格差別而產生的“壞習慣”、“合不來”,就會緩解矛盾,就會在不同性格的人之間,減少一些反感和厭煩情緒。
2要求大同存小異
性格不同的人,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往往不同,因此,要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就要善於在不同之中發現共同之處。比如,你是個性格平和、處事慎重的人,你給某人提意見,可能語氣委婉圓滑,絲毫沒有強烈、尖刻味兒。而你身旁有一個性格剛直、暴躁的同事,他給這個人提意見,可能語氣尖銳、單刀直入,同時還可能批評你給別人提意見拐彎抹角,怕得罪人。這時候,如果隻看到那個直率的同事提出批評的態度和方式跟你不一樣,覺得他太粗暴,不講情麵,你就會與他格格不入,合不來。反之,如果除了看到你們兩人提意見的方式不同以外,還看到他和你一樣,也是出於一片好心,目的都是真心幫助同事,你就不會認為他粗魯無情,而覺得他有難得的直率和熱心腸,也就不會計較他對你的批評。我們要是多看別人和自己之間的共同點,就容易和不同性格的人相處了。
3要多了解別人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性格是在環境、教育、實踐等條件影響下形成的。人的性格之所以不同,正是由於人們所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和所經曆的實踐不同而造成的。那麼,當你與一個性格不同的人打交道時,或者與一個性格很特殊的人相處時,你就應該了解一下他的性格形成的原因。假如你是一個性格開朗、活潑樂觀的人,遇到的是一位沉默、呆板、孤僻的人,應該多和他交談,或者側麵調查一下,你可能會了解到他個人生活經受了許多坎坷和磨難,甚至曾經受過嚴重的精神打擊,或許你就會更多地理解他、體諒他、同情他,從而樂意幫助他,而他可能會十分感激你,願意與你交往,成為朋友。
奧卡姆剃刀定律——社交其實很簡單
公元14世紀前期,從法國的一所監獄中逃出一個囚犯。
那時歐洲正處在黑暗的中世紀,一個犯人越獄算不了什麼大事,可是這個人非比尋常,他是一位很有學問的天主教教士,人稱“駁不倒的博士”。
他叫威廉,出生於英國的奧卡姆,人們叫他“奧卡姆的威廉”。他曾在巴黎大學和牛津大學學習,知識淵博,能言善辯。由於他發表的言論有許多與當時的羅馬教廷不合,因此被囚禁在法國的監獄。
在獄中過了四五年,他找到機會逃了出來,跑到巴伐利亞並投靠了教皇的死敵——德國的路易皇帝。他對路易皇帝說:“你用劍來保衛我,我用筆來保衛你。”於是正在和教廷鬧別扭的路易皇帝立刻收容了他。
隨後他著書立說,但影響都不大。他對當時無休無止的關於“共相”、“本質”之類的爭吵感到厭倦,主張唯名論,隻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那些空洞無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被無情地“剃除”。
這也就是他所謂的“思維經濟原則”,概括起來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這句格言為他帶來巨大的聲譽,因為他是英國奧卡姆人,人們就把這句話稱為“奧卡姆剃刀”。它表達了這樣一種意思: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人們在處理事情時,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實質,把握主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尤其要順應自然,不要把事情人為地複雜化,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