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類的身分(1 / 2)

在進門一個顯眼的書架上,魯克抽出一本《天原國戰爭編年史》,隨手翻到最後幾章,內容是關於五十年前人類跟妖怪族和半妖人的那場戰爭,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全神貫注閱讀起來。

「……戰爭過後,人類的居住地被切割成兩塊,一塊在大沼原以北,騰龍江中下遊,那裏是天原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物產豐厚,氣候適宜,大沼原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擋住戰火的侵擾。另一塊在石屏山和牯牛山之間,那裏人類飽受半妖人和妖怪族的蹂躪,以一種艱難的方式延續著生命,不過他們從未放棄希望,不屈不撓地向命運抗爭。

「為了抵抗異族,繼續在禾州大陸上生存下去,國與國之間模糊了意識形態上的差異,天原、鐵沙、重露、南華四國不約而同拋棄了成見,結成攻守同盟,投入大量物力財力開發新型武器,為隨時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但大規模的備戰也使天原國麵臨著一係列新問題,人口過剩,經濟停滯不前,工業化水平不高,貧富不均,城鄉差距拉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之戰前反而略有下降,如何解決備戰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一直是天原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看到這裏他有些似懂非懂了,於是把書合起來,插回到原來的位置,又抽出一本《西昆的曆史和現狀》。

「西昆市是天原國西南部最大的城市,東有鬆江,西有月見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雖然經曆戰火的洗禮,始終佇立不倒,成為繼沼南城之後的另一個傳奇。與天原國的首都沼北城不同,西昆市規模雖大,但隻能算二級城市,這主要是由於它長期以來麵臨著妖怪族和半妖人的威脅,經濟相對滯後,再加上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物資貧乏,民工不斷湧入城市……」

魯克很感興趣,他把這本書挾在腋下,繼續移動腳步。

就這樣,他在兩江書店裏消磨了一個漫長的下午,從一個書架到另一個書架,從一層樓到另一層樓,連他自己都記不清究竟翻看了多少書。最後,魯克用陳宗白皮夾裏的錢買了三本書,除了《西昆的曆史和現狀》外,還有一本《人類的故事》,一本《無影燈》。他並沒有挑選那些研究人類學社會學的大部頭作品,晦澀的純學術著作對他來說太艱深了。

在付款的地方,他注意到有一個中年男子買了一大堆書,卻沒有付錢,而是拿出一張塑料卡在機器上刷了一下,輸入一串沒有規則的數字,等了片刻,機器開始吱嘎吱嘎地打印出一張清單,那個男子隨手簽了個名,抱著書和發票就走開了。

這一切讓魯克感到很新奇,他在付款的時候向營業員谘詢了那張塑料卡的事,營業員啞然失笑,一邊利索地找他錢,一邊解釋說:「你可以到西昆實業銀行辦一張借記卡,在全市的兩江書店買書都可以享受九折優惠,店門口有公告的……下一個!」

魯克記下了「西昆實業銀行」和「借記卡」這兩個新名詞。他挾著三本新書走出了兩江書店,在中條街上繼續漫步,找到了快要打烊的西昆實業銀行,進去一問,辦借記卡需要有本人的身分證,填寫一張表格,交兩張近照。

魯克有些犯難,填表不是什麼難事,他會寫字,近照可以去拍,也沒什麼問題,但是身分證到哪裏去辦呢?他從陳宗白的皮夾裏抽出了他的身分證,仔細端詳了一遍,覺得上麵的相片跟自己一點都不像,不大可能蒙混過關的。這讓他有些失望。

天sè漸漸暗了下來,中條街上燈火通明,比白天更加熱鬧。魯克順著人流向前走去,不知不覺來到了一片擁擠的廣場上。

廣場中間有一座高大的噴泉,水柱在音樂聲裏忽上忽下,濺起大片的霧氣,四周的木凳上坐滿了走累的情侶,他們手挽著手低聲細語,全然不顧旁人的眼光。許多小孩子興高采烈地玩著水,用手去摸跳動的水柱,用腳去堵石板上的噴嘴,泉水突然噴出來,他們又大喊大叫著跑開,小臉漲得通紅,滿是汗水。

魯克不禁微笑了起來,眼前的一切讓他感到愉快。這就是人類的童年,多麼快樂,zìyóu自在,沒有西昆研究所,沒有鐵籠,沒有特製的防彈玻璃,沒有針眼攝像機,沒有交配試驗,沒有那麼多雙看不見的眼睛監視,當一個人類真幸福!

魯克在充滿童真的廣場上逗留了一會兒,邁開長腿繼續往前走去。站了這麼長時間,走了這麼長的路,他覺得有些疲倦,於是找了一家偏僻的電影院,偌大的電影院裏隻有三個人,魯克和一對吃爆米花的情侶。

那天放映的是一部老片《天堂影院》。

魯克有生以來第一次明白了什麼是感動。他的眼角噙著淚水,心cháo澎湃,當阿爾弗瑞德移動老式放映機,把電影投放在對街的牆麵上時,他不知不覺流下了眼淚。

人類無法了解,魯克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如此感動──許多年以後,當他擁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間,坐在舒適的真皮沙發裏,用最新的DVD在超薄的等離子彩電上放映《天堂影院》時,他發現自己再也找不到當初的心境了。

那並不是用「時過境遷」四個字就能解釋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