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帳頂懸掛的兵法圖,也照亮了李為衫肥胖的麵龐,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毒蛇般的精明。
“攻打潼淵關,繞道後方,截斷糧草?荒謬!”一個身形精瘦,留著山羊胡的謀士率先發難,語氣中滿是不屑,“簡直是癡人說夢!潼關守軍嚴密,豈容你這般兒戲!”
“就是,”另一位謀士附和道,“潼淵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繞道後方更是難上加難,此舉無異於羊入虎口,此計太過冒險,萬一不成,豈不是自斷後路?
三七神色不變,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諸位覺得,攻打台原,就能萬無一失嗎?”
“台原雖重要,但位置偏北。”三七走到地圖沙盤前,指著台原的位置,“若先攻台原,我軍便會陷入迂回作戰的態勢。”
她纖細的手指移向潼淵關,“潼淵關才是關鍵,它扼守東西要道,是進入關中的捷徑。”
“攻下台原,還得再想辦法南下進入關中。”三七的語氣加重了幾分,“這中間會浪費大量時間和兵力在路途奔波以及應對可能出現的側翼威脅上。”
“就好比舍近求遠,而且這個‘遠’的過程中還充滿各種變數!”
帳內一片寂靜,眾謀士麵麵相覷,一時語塞。
“此外,”三七繼續說道,“我建議,同時采用心理戰術,散播謠言,製造恐慌,讓潼淵關守軍內部產生混亂,瓦解他們的士氣。”
“比如,”三七頓了頓,“通過在潼淵關附近散布假消息,聲稱寧朝內部已經放棄他們,讓士兵們失去堅守的信心。”
李為衫的目光在三七身上來回打量,心中暗忖:這金陵君,果然有些本事。
李為衫看著地圖,心中暗暗思量。
這金陵君,膽識過人,謀略也不錯,但她究竟是真心相助,還是另有所圖?
他想起管家曾說過李瑜洲曾與三七有過節,當時三七就警告過李瑜洲很快會有血光之災,結果第二天李瑜洲就被自己砍了。
雖然李為衫一直厭惡鬼怪之說也討厭金陵君這派行蹤不定的人,但今日見三七與屋內一番謀士有來有回的對話,他心裏開始有了些改變。
但他還是有些懷疑,這金陵君,究竟有何目的?
“金陵君,你為何要幫我?”李為衫眯起眼睛,語氣中帶著一絲探究。
三七淡淡一笑,想起自己以前看原書時,李為衫的首次出場是十分正派的。
那是皇上登基後的第一場科舉考試,主考官宋琦舞弊,將不學無術者錄為狀元致群議沸騰,李為衫不懼強權報告此事,當今聖上複試時該人交白卷,往後的科舉考試再也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時,現實中的三七正在經曆成績被別人頂替的事情,但沒有人幫她。
“我在兒時曾聽人講過,將軍在發現春科舉主考官舞弊時上報聖上,那時便覺得有將軍是百姓之福。”
“將軍雄才偉略,將來必成大業,我願助將軍一臂之力,共創輝煌。”
李為衫先是一愣,他沒想還有人記得這件事,隨即哈哈大笑,心中卻更加警惕。
這金陵君,果然是心思縝密,滴水不漏。
他心中暗道:且先看看她的計劃能否成功,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