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向英法宣戰(2)(1 / 3)

希特勒派戈林赴意大利訪問。他想讓戈林問意大利總理墨索裏尼是否下決心打大戰。

1939年4月15日、16日,戈林在意大利首都羅馬兩次拜見墨索裏尼。

墨索裏尼大談意大利目前遇到的困難,說意大利現在經濟不景氣、國內兵力缺乏,軍隊裝備落後,若打一場大的戰爭,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戈林得知意大利沒有做好近期打大的戰爭的準備,沒敢透露德軍將要攻打波蘭的計劃。戈林勸道:“德意兩國目前的戰略地位已經非常有利,哪怕戰爭來得早點,兩國也完全有能力打敗任何大國。”

當時,意大利外相齊亞諾已經在4月中旬就估計德國可能要進攻波蘭了。因此,齊亞諾指示意大利駐德國大使隨時上報德國下一步軍事行動的情報。

4月20日,意大利駐德大使向外相齊亞諾發電報說:“德國人快忍不住了,就要對波蘭動武了。”

5月6日,應意大利外相齊亞諾的邀請,裏賓特洛甫來到米蘭會談。會議室的氣氛過於嚴肅,齊亞諾鄭重地向裏賓特洛甫宣讀墨索裏尼的意思,說意大利不想現在參加大戰,急需三年的時間備戰。

齊亞諾還以為裏賓特洛甫會生氣,哪想到他竟平靜地說:“德國也想再等三年呀。”會談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兩人互換了對歐洲局勢的看法,雙方同意改進軸心國與蘇聯的關係,然後共進晚宴。

晚宴過後,墨索裏尼打來電話,齊亞諾向他彙報了會談情況。齊亞諾說會談進行得非常順利。墨索裏尼認為希特勒很給他麵子,忽然心血來潮,命令齊亞諾向報界宣布:意大利決心與德國締結軍事同盟。

不久,齊亞諾把墨索裏尼的原話通知了裏賓特洛甫,裏賓特洛甫感到震驚,立即打電話給希特勒。希特勒欣喜若狂,認為這是外交上的巨大勝利,立即指示齊亞諾表示他同意與意大利結成軍事同盟。

後來,經過兩國代表多次討論,德意兩國元首締結了“鋼鐵盟約”,德意軍事同盟條約於5月22日在柏林總理府簽字。條約簽字儀式盛大,德國的軍政要員全部出席了儀式。

意大利的禮儀

意大利人主要由意大利民族組成,90%以上的人信仰天主教。

若有人打個噴嚏,身邊的人立即會說:“薩路德!(祝你健康)”。當著別人打噴嚏或者咳嗽,是不禮貌的事,本人應立即對身邊人表示“對不起”。

由於歐洲大陸曾經有因重感冒流行而使大量人口死亡的例子,感冒在意大利人眼裏如洪水猛獸般可怕,所以有人打個噴嚏,身邊的人立即會說:“薩路德!”

意大利人非常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穿著非常講究。見麵禮為握手或者招手示意;對長者、有地位或不熟悉的人,稱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或者榮譽職稱;在吃飯、坐車、乘電梯時,一般女士優先。意大利人談話十分注意分寸,一般談論工作、新聞和足球;絕不談論政治和美國橄欖球。意大利人忌諱“17”。

在意大利自由散漫慣了,守時和集體觀念非常差,宴會遲到20分鍾是很正常的事。意大利人早晨喜歡喝咖啡、喝酸牛奶。葡萄酒是意大利人離不開的飲料,男女老幼幾乎每餐都喝酒,在喝咖啡時,也要摻上酒。

意大利人討厭菊花。意大利的婚喪嫁娶習俗與歐洲各國類似,多是宗教儀式。意大利人的嫁娶經過訂婚、結婚兩道儀式,3月和4月是意大利青年結婚高峰期。意大利人的埋葬方式為土葬,葬在大型公墓裏。意大利人以家庭為中心,忽視國家和集體。祖母受意大利人尊重,每年都有一個“最酷奶奶”的評選。

8月23日晚,斯大林接見了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兩人秘密商定了協議的文本,裏賓特洛甫在文本中加上了有關德蘇兩國形成友好關係的重要文字。斯大林以農民式的精明說,蘇聯政府在被德國劈頭蓋臉地罵了6年以後,不能一夜之間把一項德蘇友好宣言拿到人民麵前。惟一能夠援助波蘭的蘇聯表示在德國攻打波蘭時將宣布中立,作為回報,德國將送給蘇聯一塊波蘭的領土,作為蘇聯遭到入侵時的緩衝地帶。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幾乎答應了斯大林的所有條件。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使蘇聯成功地推遲了戰爭,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蘇聯和德國都很清楚,目前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隻是兩國為自保而不得不簽的條約。希特勒想從地圖上消滅波蘭,蘇聯也反對波蘭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而存在,蘇聯的這一政策一直維持到1941年6月德軍入侵蘇聯時才不得不放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在英法蘇談判無望,希特勒侵略波蘭決心已下,蘇聯出於自身安全而采取的非常措施。這個條約使蘇聯擺脫了德日兩麵夾攻的危險,為蘇聯贏得了寶貴的擴軍備戰時間。但條約的簽定在各國中間引起了混亂,不利於世界反法西斯運動的開展。多年來蘇聯在各國人民心目中的反法西斯鬥士的形象受到了損害。

德蘇條約發表後,意大利和西班牙公開表示反對。日本更是反對,因為日本正在中蒙邊境與蘇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