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栩栩如生地狀物(1 / 3)

畢業幫·做計劃

1.搜集描寫動物的好句好段,進行兩個段落以上的仿寫練習。(2~3周)

2.搜集描寫植物的好句好段,進行兩個段落以上的仿寫練習。(2~3周)

3.搜集描寫靜物的好句好段,進行兩個段落以上的仿寫練習。(2~3周)

4.搜集狀物作文的各類標題形式,擬寫10個以上的標題。(2~3周)

5.摘抄、歸納狀物作文的開頭形式,仿寫四種以上的開頭。(2~3周)

6.摘抄、歸納狀物作文的結尾形式,仿寫四種以上的結尾。(2~3周)

7.對往年小考中的狀物作文命題進行簡要構思與選材,做到心中有數。(2~4周)

8.複習狀物作文的寫作技巧。(2~4周)

9.練習狀物作文1篇。(每8周)

畢業幫·幫手段

幫主有話說

小妮子@you:看到同學們一個一個地消滅寫作中遇到的難題,變成“寫作達人”,小妮子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有同學發私信給小妮子,說害怕寫狀物文,要小妮子好好幫幫他。嗬嗬,還真是問對人問對時間了。小妮子正準備教大家“栩栩如生地狀物”呢。

常常聽到很多同學抱怨狀物作文枯燥乏味,小妮子可不讚同。你看,老舍筆下的貓、馮驥才筆下的珍珠鳥不都栩栩如生,讓人心生喜愛之情嗎?隻要我們在下筆之前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下筆之時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具體地描寫出事物的特征、形態、色彩、質地,以及發生在你們之間的一些故事,並鮮明地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這樣寫出來的狀物作文一定能夠吸引讀者,打動人心。

你可能覺得小妮子說得太籠統了,還是沒有掌握要領。那麼我們就一個一個地來攻克難題吧。第一個要進行的步驟當然是自我檢測,看看你在寫作中都存在哪些問題,我們好因材施教嘛!

幫你查不足

1.不知道怎樣觀察事物,不清楚動物、植物、靜物的觀察順序、觀察要點有什麼不同。

2.文章寫得麵麵俱到,找不到重點。

3.不知道哪些地方應該作細致描繪,哪些地方可以一筆帶過。

4.沒有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述,讓人看後一頭霧水。

狀物不夠生動也是很多同學存在的問題。如果你存在這方麵的困擾,不妨看看下麵這三個問題。是不是與你“不謀不合”?

——貓小白@you

1.語言總是很乏味,讀後讓人覺得味同嚼蠟。

2.想象力貧乏,隻能描述眼前所見,使得事物不夠鮮活立體。

3.想象的內容不能很好地突出主題,甚至對表現主題毫無用處。

我也插一句。如果下麵這幾點對你來說都不是問題,那麼我要大聲告訴你,你已經過了立意這一關了。

——馬賽克@you

1.沒有帶著感情去寫,不能鮮明地表達你對事物的喜惡之情。

2.立意不夠深刻,讀者不能從中獲得某些啟示。

3.將事物背後的象征意義、代表的品質張冠李戴,犯了知識性錯誤。

4.借物抒情、托物言誌時不夠自然,讓人覺得生硬。

幫你解難題

上麵列出的可是狀物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哦。不管你是“寫作達人”還是“寫作菜鳥”,都不能忽略。老規矩,查完不足就來幫你解決問題。廢話少說,現在就開始吧。

對事物形態進行描寫是狀物作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把事物描寫得逼真,就要對它進行全麵而細致的觀察。觀察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從裏到外,或從整體到局部,或從點到麵。你可以邊看邊試著說一說,如它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有什麼特點。當然,每件事物都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我們不能麵麵俱到,把它寫成流水賬。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它的外形特點或用途,分清主次,把它獨特的地方寫出來。事物的重點部分,就是最能體現事物特點的部分,也是把一個事物和另一個事物區別開來的關鍵之處,如它的形狀、構造、用途等。隻有將這些地方寫具體了,事物的特點才能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才能給人留下鮮明的印象,讓人有一種如見其物的感覺。

在描寫事物的同時穿插豐富的想象,能使你筆下的事物更加生動傳神,惹人喜歡;同時也能使讀者跟隨你展開想象的翅膀,完全進入到這樣的狀物作文中去。我們可以想象事物像什麼,想象它與人有什麼共性,想象它的過去與未來,想象它在不同情境下的狀態,想象它能開口說話……然後以細膩的文筆,將事物寫得形象逼真。

狀物時,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其外形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你的思想感情。你有沒有想過事物背後所代表的內涵、精神呢?你可知道,“不要人誇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是王冕借梅花的冰清玉潔來表達自己高潔的品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不畏強權、堅決為民的偉大情懷的寫照……每一種事物都有讓人為之稱頌的精神品質,在寫作時,要充分而準確地將其挖掘出來,或借物抒情,或托物言誌,給人以啟發。

——小妮子@you

幫你出妙招

1.在熟悉的基礎上,選新鮮的素材。

熟悉才容易寫好。不過,如果是寫大家都寫過、讀過太多次的寫作對象,除非角度特別新鮮,故事特別有趣,否則讀者不是那麼容易買賬的哦。如果不是題目限製或者你確定能寫得比別人好,放棄寫它們吧。寫一寫那些特別平常,相對而言較少成為作文主角的事物會更容易讓你勝出呢!偶爾停在窗台邊的小麻雀,媽媽用來做晚餐的小螃蟹,你仔細觀察過它們嗎?路邊石縫裏那一叢雜草,你最常吃的青菜和它們樸素的菜花兒,這些也是大家熟悉的吧?小時候用過的小手套,爺爺的老躺椅,奶奶的斷腿老花鏡,這些生活中的選材會讓人感覺很親切哦。

這一招是幫你解決選材老舊的問題的。

——馬賽克@you

2.引用傳說,使文章增添趣味。

狀物時,我們可以適當添加相關的神化傳說、故事逸聞、文史資料等,這樣不僅可以增添文章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還可以增添文章的知識性,使文章具有一定的內涵。要注意的是,引用傳說隻是為了更好地表現事物,因此,選取的故事或傳說必須是與文章的主題相關的,而且在文章中不能占據太多的篇幅。此法比較適合介紹風物特產的文章。

用上這一招,你的文章就解決了內容乏味的問題了。

——米米拉@you

3.托物言誌,深化主題。

托物言誌就是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誌向或意願。采用托物言誌法寫狀物作文,就是用某一事物來比擬或象征某種精神、誌向、品格、思想或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要注意兩點:首先,事物的主要特點與自己的誌向、感情等之間有某種相同點或相似點;其次,自己的誌向要以事物的特點為核心,事物要能表達出自己的意願。

這一招能夠幫你解決立意不夠深刻的問題。

——貓小白@you

畢業幫·優品彙

動物樂園

小鬆鼠

嚴健

我家養了一隻小鬆鼠,我給它取名“胖乎乎”。它的眼睛閃閃發亮,身體矯健,四肢輕快,非常機警。玲瓏的小麵孔,襯上一條毛茸茸的尾巴,顯得格外漂亮。尾巴總是翹起來,一直翹到頭頂,小鬆鼠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息。

剛買來的時候,是冬天,我怕它冷,就把舊毛衣的兩隻袖子剪下來塞到籠子裏給它當被子。小鬆鼠立刻鑽進袖口躲了起來。

天晴的時候,我把它帶到陽台上曬太陽,小鬆鼠見到陽光可高興了,不停地蹦著、跳著,好像要從籠子的縫隙裏鑽出來,到大自然中去。

小鬆鼠從不挑食,蘋果、餅幹、花生、胡蘿卜……它都喜歡吃。它常常直立起身子,用前爪捧著食物,樣子可愛極了。

有一次,我把一個胡蘿卜放在籠子外麵,它可憐巴巴地看著胡蘿卜,爪子把籠子碰得“哐哐”響,好像在說:“主人,快給我吃吧!我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我把胡蘿卜放在籠子頂上逗它玩。它直立起身子,用前爪把胡蘿卜緊緊抱住,拚命想把胡蘿卜拽到籠子裏去。我也不耍它了,就把胡蘿卜放進籠子裏,它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不一會兒腮幫子就鼓鼓的。

我又拿了一顆花生給它,它“哢嚓哢嚓”地把花生殼一點點咬破,再津津有味地品嚐起來,就算肚子撐得滾圓了它還要吃,真是一個貪吃的小家夥。

小鬆鼠的到來,給我們家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幫你學鑒賞

小作者通過認真、細致的觀察,不僅形象地描寫出小鬆鼠的外貌特點,還寫了它喜歡曬太陽、貪吃等性格,內容具體全麵。小作者對小鬆鼠的動作、神態作了準確、形象的描摹,如“可憐巴巴地看著胡蘿卜”“直立起身子,用前爪把胡蘿卜緊緊抱住”等,對小鬆鼠語言的猜想也很有童趣,使讀者充分感受到了小鬆鼠的可愛,心生喜愛之情。

滿分快車道

詳略得當,剪裁合理。狀物時,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會給人留下重點不突出的印象。因此,在材料的安排上,應該做到詳略得當。如本文,詳細描寫了小鬆鼠貪吃的性格特點,其他則略寫,重點突出。

我家的“全能冠軍”

佚名

你一定猜不到,我說的“全能冠軍”其實就是我家那隻大白鵝。它是怎麼個“全能”法呢?

產蛋

我家門前不遠處有一條小河,村裏的鵝都愛到那裏遊泳。小朋友們愛逗鵝,每次把吃剩的饅頭扔給它們,我家的鵝總是一個猛子紮下去,最先搶到食物。你別以為它特別貪玩,把自己的天職——產蛋給忘了,其實在附近幾家的鵝的產蛋量排行榜上,它位居“榜首”呢。而且,它從不在外麵產蛋,每次都是回家產完蛋再出去玩。

看門

別以為看門是狗的專利,我家的鵝可不比狗差。如果是熟人進門,就“嘎嘎”叫幾聲打招呼,還用嘴拽拽衣服,表示友好;如果是陌生人,它決不會輕易讓你進來。它會張開雙翅——足有一米長,邊叫邊攔住你,除非家裏人出來,要不你休想進門。

晨叫

每天清晨,我家的鵝總是按時起床,“嘎嘎”地在窗外叫,讓你開門放它出去“晨練”。那可是它每天的“必修課”,所以你想睡懶覺那是不可能的。就這樣,我們全家人都保持著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可全是大白鵝的功勞呀!

美容師

鵝天生就是美容師。你看,它天天都去洗澡,隻要有空就會用心梳理羽毛,把自己打扮得意氣風發。在我心目中,我家的鵝是最漂亮的!

幫你學鑒賞

本文采用片段組合的方式布局謀篇,每個片段都用一個小標題精準地概括出了這部分的主要內容,能讓讀者清晰地了解到整篇文章的脈絡;而且通過小標題,也把大白鵝那可愛的特點一一表現出來了。文章修辭豐富,表達生動活潑。尤其是很多地方都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大白鵝的形象寫得生動有趣,增添了語言的美感。

滿分快車道

設置矛盾,懸念引入。開頭或者將巨大的反差展示出來,或者設問破題,都能勾起讀者心中的疑問,吸引他們閱讀下文。如本文,小作者就用一個問句引起讀者的注意,引出下文。

兵不厭詐

王時禹

我家水池裏養了兩隻大龍蝦,一隻身軀肥大,顏色淺一些,我叫它“大力士”;另一隻黑而小,顯得精幹,我叫它“黑武士”。那天,我又到水池邊觀察它們,發現“黑武士”張牙舞爪,好像要跟“大力士”決鬥。我真弄不明白它們為什麼要決鬥。正納悶時,我突然看到池角有一塊小指甲蓋大的肉丁,哦,它們一定是為了爭奪這塊肉。

決鬥開始了,“黑武士”果然厲害,三兩下就把“大力士”打了個“八腳朝天”。“大力士”有些生氣了,翻過身吐著水泡衝向“黑武士”。可是因為它身體太胖了,遊得很慢,根本就追不上“黑武士”。“黑武士”非常得意,兩根長胡子隨著水流晃來晃去。“大力士”倒是一點兒也不灰心,繼續追著“黑武士”。就在“大力士”累得氣喘籲籲,眼看快要追上的時候,“黑武士”突然殺了個“回馬槍”,又一次把“大力士”打翻了。“黑武士”高興地舞動著大螯,想去夾那塊肉。

這時的“大力士”已經翻過身軀,趴在那裏吐著大水泡,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已經奪到肉的“黑武士”看見“大力士”又翻過身,立即停住了,好像不太放心。觀察了一會兒,它又小心翼翼地圍繞著“大力士”轉了兩圈。“大力士”一動不動,“黑武士”有些放心地靠近“大力士”一些,又繞了兩圈,“大力士”還是趴著不動。這下,“黑武士”放心地靠上前去。

刹那間,“大力士”伸出兩隻巨大的螯,夾住“黑武士”那小小的螯,“哢嚓”,“黑武士”的鉗子被折成兩段。自己的武器被破壞了,“黑武士”十分憤怒,猛地撲上前去。但是它已經沒有了螯,失去了戰鬥力,隻能躲得遠遠的。“大力士”又吐出一串長長的水泡,悠然地遊到肉前,用大螯夾住了“美味”,好像在說:“哈哈哈,我終於得到這塊肉了!”

觀看了它們之間的這場決鬥,我突然明白了成語“兵不厭詐”“驕兵必敗”的含義。

幫你學鑒賞

本文標題先聲奪人,用大家熟悉的成語吸引住了讀者的目光。文章主要寫兩隻龍蝦的“決鬥”過程,小作者將這一過程寫得異常激烈,扣人心弦,尤其是對“大力士”的“戰術”進行了細致描述,將它的狡黠奸詐刻畫了出來。寫作的過程中,小作者還展開了豐富的聯想,讓“大力士”開口說話,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結尾寫小作者觀看“決鬥”得到的感悟,使主題得到深化。

滿分快車道

聯想豐富。要想把狀物作文寫得生動,豐富的聯想必不可少。如本文,小作者展開聯想,讓龍蝦開口說話,將“大力士”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麵前。

可愛的小蝸牛

魏天邑

今天下午,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經過油庫時,從牆角那兒捉了一隻小蝸牛。

這隻小蝸牛,外殼比人的指甲還脆、還薄,軟軟的身子在地上挪動著,走了十幾分鍾,才走了那麼一丁點兒。那一對細細的觸角,總是隨著身子的蠕動而慢慢伸長,然後慢慢縮短……總之,蝸牛給人們的印象就是反應遲鈍、慢吞吞的。

我為它準備了一個塑料盒子做房子,墊上雪白的棉花做棉被,幾片菜葉就當它今天的晚餐。小蝸牛似乎不習慣這麼封閉的生活,碰都不碰菜葉一下。我失望地走開了,等我再回來時竟發現有一片葉子缺了個角。哦,我明白了!小蝸牛啊小蝸牛,原來你是怕羞,不敢當著我的麵吃呀!

不久,小蝸牛像是吃飽了,拖著殼兒慢慢地挪著身子,想去散散步。我對它的觸角產生了興趣,用筆尖碰了碰。哎呀,剛才還說它反應遲鈍呢,它竟“嗖”地一下把觸角縮了進去,一會兒又若無其事地爬起來。也不知過了多久,小蝸牛竟不翼而“飛”了,地上卻有一條閃閃發光的“銀帶子”。我順藤摸瓜,在門邊又找到了小蝸牛。小蝸牛啊,你雖然知道隻要堅持,爬再遠並不是問題,可你也不能到處亂爬啊!

這時候,小蝸牛安靜地停了下來,半晌才離開。那兒留下了兩粒東西。嘖嘖,若它能聽懂我的話,我真想衝它叫:“嚴禁隨地大小便!”

一段時間過去了,不知怎的,小蝸牛開始變得煩躁不安了,在盒子裏慢慢地爬來爬去,留下了一條又一條“銀帶子”。又過了一會兒,小蝸牛安安靜靜地趴在了菜葉上,顯然它有些累了。我心想:也許應該讓小蝸牛回到油庫的那個牆角,跟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