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已經越來越多地融入社會,是現代交際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現代商人越來越常用的一種交流工具,因此,了解打電話的一般禮貌要求是很有用的。打電話的基本原則是簡明扼要,切忌囉嗦,既突出不了問題,又占用別人時間,會引起別人反感。因此,在打一個重要電話之前,不妨作些必要的準備,將要講的事情預先按順序寫在紙上,提醒自己。接通電話後,如果辦公室裏的人接電話,應該先報出自己的姓名,然後再講清楚有關事宜;如果掛斷電話,可以用慣用的托辭婉言拒之,如“有事”、“暫時不在”或“正在忙著”等用語都可派上用場。如果受話人確實很忙,又想與之接洽,可以請他過些時候再打,或者等受話人打去電話。如果在講話過程中突然斷線,打電話的人應該再打一次。
打電話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好通話的時間,除非必要,早7點以前、晚上22點以後和用餐時間,都不應該給別人打電話。每次通話的時間不宜過長。
(2)打電話給別人時,先問一句:“您現在有空嗎?”有時別人打來的電話並不見得會受歡迎。你在開會或者是正在與重要的客戶談論公事,有時往往會因為一個電話而打斷了你的談話。反過來說,若打電話的人在對方非常忙碌的時候,敘說自己想表達的事,相信對方也不見得會聽進去。
因此想讓對方聽進去我們想說的話,就必須讓對方有願意聽我們說話的心情。打電話時使對方產生這種心情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開始說話以前,先問清楚“您現在有空與我談話嗎”,等對方答應了再開始進入主題。
像這樣先征求對方同意,再開始進入主題,會給對方非常誠心的印象。反之,若用“談五分鍾就好”這種強迫的方式,然後延長為十分鍾,甚至十五分鍾,那給對方的印象就會非常惡劣。
(3)通話的內容要簡單明了。電話一通就應當主動告訴對方自己的姓名,並且馬上進入正題。一旦要傳達的信息已經說完,就應當果斷地終止通話。按照電話禮節,應該由打電話的人終止通話。因此,不要話已講完,依舊反複重複,否則,會讓人覺得做事拖拖拉拉,缺少素養。
(4)通話的雙方都要講禮貌。接電話者,拿起話筒來,如果對方沒聲音,就應首先報出自己的單位和姓名,要是對方打錯了電話,不要一言不發地把電話掛了,如對方致歉,應表示沒關係。
(5)在通話中,雙方的語氣應當熱情愉快,使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在向自己微笑,不要裝腔作勢或嬌聲嬌氣。
(6)通話臨近結束,雙方都要使用“麻煩了”、“謝謝”、“再見”之類的禮貌用語。
(7)要作好通話記錄。通話雙方應不時地輕聲說“嗯”、“對”之類的話,假如通話內容較重要,可以當場記下來。
(8)如代人接電話,接到電話後需傳呼他人,事先應問清找誰,然後用手捂住話筒喊人。若自己找的人不在,可請接電話的人記下自己的姓名、單位和號碼;若不想告訴對方,可請對方代約一個時間。
(9)不要設置一些搞怪的鈴聲。現在手機可以自己設置鈴聲,因此很多年輕人為了彰顯自己的個性,便設置一些搞怪的鈴聲。比如,一段鬼音樂、一句搞笑的話,更有甚者“孫子,找爺爺幹啥”。也許你自己會覺得很好玩,其實這樣做是很不道德的。你想誰願意給你做孫子啊?假如是你父親來電話,那麼又會怎麼想呢?肯定會很生氣。
以上便是一些打電話時需要注意的禮節。也許你會認為現在電話大多不是什麼可視電話,沒有必要搞得那麼講究。其實這是錯誤的。雖然電話大多不是可視電話,但是從那些聲波裏,絕對可以把你的情感傳給對方。假如你躺在床上,慵懶地打電話,那麼對方肯定知道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掌握這些打電話的禮儀,並付諸實踐。隻有這樣,才能叫做會打電話。
不可不知的酒桌禮節
吳三40歲時喜得貴子,很是高興,於是設宴宴請父老鄉親。那天,隻要是在家的人,大多都去了。有人拿著雞蛋,有人拿著錢。吳三,更是高興了。於是在酒桌上不停地敬酒、勸酒、喝酒。他來到李八的身邊說:“李八,喝酒,今天哥心裏高興。你必須得喝點兒。”李八也笑著說:“好,好,喝。”於是這一杯酒一眨眼的工夫便下肚了。接著,吳三還在勸李八喝酒,這回李八便不想喝了,說:“自己一會兒還有事到鎮上去。”但是,吳三說:“如果你不喝,那就是不給哥麵子……”於是,兩個人便僵持了起來。事情越鬧越大了,吳三非得要李八喝,但李八以到鎮上辦事為由,不喝,兩人竟然大打出手起來。村民們紛紛跑來勸架,最後才得以平息。
這是何苦呢?吳三和李八的大打出手,竟然是因為勸酒。在聚餐時,許多人都曾遭遇過被同桌人熱情地勸酒。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在就餐前就特別誠懇地向同桌人說明自己不飲酒,並致以歉意,同時可以主動以茶代酒“先幹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