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要不要和陌生人接觸,我們大部分人恐怕從潛意識裏麵都會說不。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被灌輸了陌生人的種種可怕之處,長大之後可能多多少少受到陌生人的騷擾,所以我們在潛意識裏麵大都形成了對陌生人的抵觸情緒。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卻麵臨著許多不得不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情形。在舉辦產品發布會的時候,你需要麵對那些跟你幾乎沒有什麼關係的記者;在公開演講的時候,你需要麵對素昧平生的聽眾;當你一個人出差或者旅遊到某地時,你需要麵對陌生的當地居民;當你求職麵試的時候,你需要麵對陌生的麵試官……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你都需要和陌生人接觸。因此,我們不得不放下抵觸情緒,開口和陌生人說話,交往。這樣,我們才能從他們那裏獲取有益的資訊以及適當的指點,這無疑有助於我們的成功——甚至直接決定了我們的成功。
陌生人是尚未認識的朋友
張軍是一家貿易公司的老總,因為要與另一家公司展開合作,所以,他駕車帶著助手小王去商談合作的事宜。
此時正是上班高峰,路上的車特別多,不可避免地,他們遭遇了堵車,眼看著離會麵的時間越來越近,兩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真應了那句話:忙中出錯。張軍在急於搶時間的時候,車啟動得稍快了一些,碰到了前麵的黑色奧迪上。不過,奧迪車主好像還不知道情況,並沒有從車上下來。張軍趕緊熄了火,打算下去跟對方說一下。這時,小王一把拉住了他:“張總,我們還是不要多事了,您沒看見嗎?那個人還不知道我們碰到了他的車,幹脆咱們也裝作不知道就行了。萬一他是個難纏的主拽住咱們不讓走,不光耽誤時間,還會給自己找麻煩的。”張軍笑了一下:“小王,不能裝作不知道,有了過錯就得承擔後果。反正現在正堵車,我下去跟他解釋一下。”
“張總,真是拿你沒辦法。要下去就一塊下去,我給您助威,讓他不敢造次。”
張軍下車來到奧迪前,敲了敲窗玻璃。窗玻璃搖下後,露出了一張年輕的臉。“這位朋友,不好意思,剛才我啟動車的時候可能碰到了您的車,您要不要下來看一下。”
年輕人打量了張軍幾眼,確定張軍不像在說謊,就打開車門下來了。兩個人來到奧迪車後仔細地查看了一番,還好,沒什麼大問題,奧迪車的保險杠擦出了幾道印子。年輕人沒說什麼,張軍掏出了名片遞上去說:“因為時間緊迫,來不及商量賠償的事,這是我的名片,咱們可不可以另外找時間商談?”
年輕人看了下名片說:“沒關係,這點小問題不用賠償。都是堵車惹的禍。”
張軍說:“可不是嗎,如果不是堵車,我也就不這麼急著趕路了。”就這樣兩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聊上了堵車的話題,而且越聊越起勁。
最後,張軍說:“看您這麼豁達,這樣吧,改天我請您喝茶,能不能告訴我您的聯係方式?”年輕人也給了張軍一張名片。
回到了車上後,小王見張軍不僅沒有剛才焦慮的神情,反而還笑眯眯的。“張總,您沒事吧?這都快到會談的時間了您還笑?”
“小王,不用怕。你知道那個年輕人是誰?他就是要跟咱們會談的人!”
是不是有些吃驚,世界怎麼這麼小?事情怎麼這麼巧?沒錯,世界就是這麼小,而事情就是這麼巧了。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陌生人,說陌生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認識他,也就是說,陌生人隻不過是我們一個潛在的朋友。
今天,我們的生活、工作、娛樂乃至所有的一切,都受到從未謀麵的陌生人的影響甚至支配;我們吃下陌生人加工的食品,為身體提供能量;我們在互聯網上衝浪,搜索著陌生人傳播的信息。我們身處的世界,正越來越從傳統熟人社會走向“陌生人社會”。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社會交往日漸擴大,讓我們的生活和陌生人產生著千絲萬縷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