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什麼,他好像天生就有畏懼老板的毛病。在走廊上、電梯間或在餐廳裏,遇到老板,他都不是主動打招呼,而是迅速離去。即使自己的主管不在,老板找上門來,他也縮在一旁,一概扮作不知,馬虎應付了事。
這樣一來,他和老板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至產生了隔膜,他給老板唯一的印象就是怕事和不主動。老板怎麼會把升職的機會給一個不敢和自己說話、交往的人呢?
不主動與老板交往,是一種對自己的前程和發展不負責的態度,一個不在老板視線範圍內的員工,根本就沒有擔當重任的機會,又何談成功呢?
人與人之間的好感是通過實際接觸和語言溝通才能建立起來的。一個員工,隻有主動跟老板麵對麵地接觸,將自己真實地展現在老板麵前,才能讓老板充分認識到你的才能,你才會有被賞識的機會。
剛畢業的陳娜和另外七八個年輕人一同被一家正向集團化邁進、急需大批新生骨幹力量的公司聘用。為了表示對這批“新鮮血液”的厚望和鼓勵,老板決定單獨宴請他們。
酒店離公司不遠,新人們三三兩兩結伴而行,唯獨將老板拋在了一邊。陳娜看在眼裏,不禁替老板尷尬。
進入酒店落座之前,陳娜借故先去了趟洗手間。回來一看,果然不出她所料,同事們或正襟危坐、謹口慎言,或低頭相互私語竊笑,不僅沒人上前跟老板搭話,更將其左右兩邊的座位空了出來。
看見老板強擠出笑容的樣子,陳娜趕緊說:“我建議咱們都往一起湊湊吧!”說完,便很自然地坐在了老板左邊的座位上,並對老板投來的讚許目光報以會心一笑。
怎麼樣,陳娜的做法聰明吧!相信,就連再尖酸的人也沒道理指責她在“拍馬屁”了。本來這次老板就是想和新員工親近一下,說不定還想借此發掘人才呢?可多數靦腆木訥的年輕人卻辜負了老板的美意,把他晾在一邊,他能高興嗎?
其餘的人可能也想在老板麵前好好表現,但就是礙於臉麵,怕別人說是“馬屁精”才退縮的。
一個不能主動為自己爭取機會的人,如果被提升,將來管理公司、麵對客戶或參加為公司爭取利益的談判時怎麼能有魄力和手段呢?如果換成你是老板,你會提拔這樣的人嗎?
那次晚宴,陳娜給老板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但畢竟隻是一次飯局,何況陳娜初進公司,還隻是一隻“菜鳥”,她實在沒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老板。俗話說:“做事不看東,累死也無功。”
要是沒有老板的讚賞和支持,就算拚死拚活地幹,要想超越上麵層層“屏障”,也實在是太難、太慢。
陳娜是個肯幹會幹的人,她知道隻有自己製造機會才能接近老板。經過努力,陳娜不隻一次在電梯裏與老板“不期而遇”。
有備而來的陳娜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硬著頭皮和老板沒話找話,而是笑吟吟地和老板打著招呼。要是老板問她最近工作如何,她自然是有條不紊、對答如流,但大多時候老板都會和她聊一些輕鬆休閑的話題,陳娜總是表現得很健談,而且還了解了老板的好多個人愛好,更以此加深了老板對她的印象。
聰明的老板是願意給員工留下一個和藹可親的印象的,他也希望員工對他親近圍捧。可因為自卑心和恐懼心在作祟,許多人見到老板都避之唯恐不及,何況是在幾尺見方的電梯裏呢?殊不知老板麵對一個拘謹無措、憋得臉紅脖子粗的人,也會覺得尷尬呀!
所以,你根本不用害怕沒話說,因為在這種場合下,老板為了打消你的顧慮是會和你主動閑話家常的,你隻要把這當做是一次親近老板的機會,別戰戰兢兢的就行了。
也許你會覺得陳娜太有心計了,但她的心計是擺在桌麵上的,是充滿智慧的,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大有好處。老板也是人,也需要在業餘時間輕鬆一下,那些見到老板就像老鼠見到貓,總想繞道走的人,隻會與機遇擦肩而過。
留一點空間給上司,讓他在崗位上有安全感
有個朋友曾當過幾年兵,在他服役受訓的時候,打掃營區是每天例行的工作,可奇怪的是,無論他們再怎麼努力打掃,幾乎連螞蟻屎都掃掉了,等到營長來巡視時總還要說哪裏不夠幹淨,哪裏還需要加強,讓他納悶不已。打掃營區如此,保養武器也是如此,營長總能抓到他們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