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取就是貧窮
甲乙兩人死後來到陰曹地府,閻王查看過功德簿後說:
“你二人前世未作大惡,準許投胎為人。但是現在隻有兩種人可供選擇:付出的人與索取的人。也就是說,一個必須過付出、給予的人生,另一個必須過索取、接受的人生。”
然後要他倆慎重選擇。甲暗忖,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於是他搶先道:“我要過索取、接受的人生!”
乙見此情景,也沒有別的選擇,就表示甘願過付出、給予的生活。閻王聽其所願,當下判定二人來世前途:“甲過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輩子當乞丐,整天向人索取,接受別人施舍。”
“乙過付出、給予的人生,來世做富翁,布施行善,幫助別人。”
付出的人是富有的人,索取的人是貧窮的人。乍看倍覺糊塗,付出的人隻能證明富有,付出越多,富有越弱,索取越多,越是富有。看罷方知,兩種極端的人生,活生生地展現在現實生活中。付出越多,收獲越多,索取越多,收獲越少。學會取舍,方是真諦。
上天對他是仁慈的,命運對他也微笑盈盈。他降生在帝王之家,成為一位老國王的掌上明珠。所有的尊榮和富貴,所有的玩樂和珍寶,隻要是有的,他都可以盡情享用。他的前途也是那樣的令人羨慕——他的父王正在考慮將國王的權杖交到他手中。
然而,他拒絕並逃離了這一切,選擇了他認為更重要更有意義的道路。原因是他看到了發生在人類和眾生身上不可避免的苦難和不幸。一個生命產生了,就麵臨著饑餓、病痛、年老和死亡。他想找到一種解脫痛苦的方法,弄清世界和生命存在的根據和意義。
他是在29歲那年的一個深夜離開王宮走入荒野和樹林中去的。當時他年老的父王已經入寢,他的妻子和出生不久的兒子也在熟睡中。他在樹林中用佩刀割去了頭發和胡須,又脫掉華麗的衣服扔在地上。從此,開始了6年之久的求索之路。開始,他拜訪各位有名望的長者,想從他們那裏得到滿意的答案。但他最終失望了,隻好自己走進樹林深處,在晝來夜往、雨打風吹的寂靜中苦思冥想。
也許,這一切是這個時代的許多人無法想象的。他不去千方百計地擁有財富和美色,不去爭取更高更大的權位,而甘願一無所有地冒著生命危險去尋找一種真理,他是不是天下最大的傻子?
他在6年之後終於為自己的問題找出了答案,於是他結束孤獨而回到人群中去,向人們宣講他悟出的道理,這時他35歲。他是80歲那年離別人世的,這中間又經過了45年。在45年的歲月中,他以乞討為生,以碎布片連綴為衣,以宣講自己的思想為事業。他的弟子一天天增多,他的思想四處傳播。最後,連他的妻子和兒子也成了他的弟子,他年邁的父王也成了他的擁護者。
他最後是在菩提樹下圓寂的。但此時他已沒有了任何痛苦和遺憾,他將一種永恒的東西留在了大地上,這便是被後人稱為佛法的寶藏。
看到這裏,也許你已經明白了,這個偉大的人就是佛教的創始人——佛祖釋迦牟尼。他向世界索取的隻是衣缽飯食,而奉獻給世界的,卻是一座思想的寶庫。
2000多年的時間長河中,許多王國覆滅了,無數帝王化為煙塵,但釋迦牟尼的名字卻越來越響亮。他的思想猶如一座神奇的寶庫,求取的人越多,寶藏的儲存越豐富。
富有和貧窮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有的人物質上很富有,卻還在不擇手段的向社會索取,這樣的人,實際上很可憐,很貧窮,他們失去了做為人最珍貴的東西——愛心、同情心……有的人物質上很貧窮,卻在無怨無悔、默默無聞、不懈餘力地幫助著更需要幫助的人們,這樣的人,是很富有的人;更有甚者,他們不惜拋卻顯貴的地位、豐厚的待遇,獻身公益事業,這樣的人,就是世界上最可愛、最善良、最富有的人。
所以說,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他貢獻了什麼。你奉獻的越多,你的價值越大,你就越富有,活的更有意義。你索取的越多,你就越貧窮,你的人生就沒有多大價值和意義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