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肯大半生的奮鬥和進取中,有九次失敗,隻有三次成功,而第三次成功就是當選為美國的第16屆總統。屢次的失敗並沒有動搖他堅定的信念,而是起到了激勵和鞭策的作用。林肯麵對失敗沒有退卻,沒有逃跑,他堅持著,奮鬥著。他始終有充分的信心向命運挑戰,從沒想過要放棄努力,他曾經也畏縮不前,不過他沒有退卻,所以迎來了輝煌的人生。
每個人都會有經曆失敗和飽受無情打擊的時候,卻很少有人能像林肯那樣百折不撓。每次競選失敗之後,林肯都會激勵自己:“這不過是滑了一跤而已,並不是死了爬不起來了。”這些詞彙是克服困難的力量,更是林肯終於享有盛名的利器。
林肯的一生書寫了一個偉大的真理:除非你自己趴下去,否則你就不會被打敗。
其實,每個成功的人士都曾走過布滿荊棘的人生,他們在走向目的地的路途中,流著汗跋涉,攀爬,當中的酸甜苦辣,失敗的痛楚和勝利的喜悅,隻有當你同樣不放棄的去追逐自己夢想的時候,才會真切地品嚐到。
一部片酬高達3000萬美金的好萊塢動作巨星席維斯·史泰龍,年輕的時候在好萊塢跑龍套,一天隻掙1美金。為了維持生活,他又到拳擊館去當陪練,每次都被打得鼻青臉腫。後來,他立誌要當影星,於是四處自我推銷,居然被人拒絕了1850次,但仍沒有放棄。最後,他終於在電影《洛基》中擔任主角。《洛基》的劇本是史泰龍自己編寫的,劇中男主角的生活原型就是他自己。從此,他一炮走紅,並成為“自我超越、頑強拚搏、個人奮鬥”的美國精神象征。在史泰龍的眼裏,這個世界沒有失敗,隻是暫時沒有成功而已。
偉大和平庸之間隻有一步之遙。兩種人生的過程都是一樣的,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隻不過成功者跌倒的次數比爬起來的次數要少一次,而平庸者跌倒的次數隻不過比爬起來的次數多了一次而已。最後一次爬起來的人,就成了眾人矚目的成功者。最後一次放棄努力、不願爬起來、不敢爬起來的人,人們就把他們定義成“失敗者”。
人生路上誰都難免磕磕碰碰,跌倒了爬起來,而且是自己堅強地爬起來,勇敢樂觀地麵對摔傷的地方,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困難看起來其實微不足道,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在困難麵前不要自己先低頭,因為沒有人可以打敗你,除了你自己。唯有矢誌不渝的開拓、奮進,才會贏得錦繡前程;唯有百折不撓的跋涉、攀登,才會踏上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