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沒有危機感
人最大的危機是沒有危機感,最大的陷阱是滿足。人要學會用望遠鏡看世界,而不能用近視眼看世界。順境時要想著為自己找個退路,逆境時要懂得為自己找個出路。
一隻野豬臥在草上勤奮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麼好,大家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隊伍中吧!”野豬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問道:“森林這麼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麼用勁磨牙呢?”野豬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並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做事應該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才不至於手忙腳亂;而當人生的機遇來臨時,也會因為平時儲藏了足夠的常識與能力而把握住它,最終成就美滿人生。
一個人沒有危機意識,很容易安於現狀,縱容自己。縱容自己等於毀滅自己,你的懈怠、弱點和安逸會一點點地蠶食你的意誌、進取心,直至把你完全毀滅。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是這個意思。
思危才是久安之道,有備才能真正無患。如果你還活在安逸之中,不妨學學狡兔的生存方式——築三窟而居!狡兔三窟說的是狡猾的兔子往往有好幾個藏身的洞穴,以便於逃避災禍。將狡兔三窟之術運用於社會生活的,當首推馮諼。
馮諼,戰國時齊國貴族孟嚐君門下的食客。此人雖無顯赫功名,但見識深遠,謀事有方,是位智慧過人的奇才。馮諼衣食無著,投奔於權門之下時,本來胸有奇才,但並不自誇自詡,相反,卻自稱“無好”、“無能”。結果,被孟嚐君家的傭人將他列入最低等的門客,給他粗劣的飲食。馮諼不服氣,幾次發牢騷。於是,孟嚐君把他從下等門客升到中等門客,又從中等門客升為上等門客。受到器重後,馮諼決計報效孟嚐君。一次,馮諼自告奮勇要求到孟嚐君家的封地薛城為其收債。到了薛城,馮諼不但沒有催逼百姓們還債,還以孟嚐君的名義把帶去的債券當著債戶的麵全部燒了。老百姓歡呼雀躍。馮諼空手而歸,一大早求見孟嚐君。孟嚐君見他如此快就回來了,很是奇怪,問馮諼收到債後買些什麼回來了。馮諼回答道:“你說讓‘買你家缺少的’,我考慮後覺得你家什麼都不缺,唯一缺的是‘義’,我就為你買了‘義’。”孟嚐君聽後心裏很不高興,但為了照顧麵子,沒有說什麼。
一年後,齊閔王聽信讒言,免去了孟嚐君的相國職務。孟嚐君隻好回到自己的封邑薛。沒想到,薛城的老百姓扶老攜幼,到半道來迎接他。望著歡迎的人群,孟嚐君才恍然大悟,對馮諼說:“先生為我買的‘義’,今天才真正看到了”。這時馮諼又進言:“狡兔有三窟,才能幸免於死。如今公子僅有一窟,還不能高枕而臥,請讓我為您再營兩窟。”孟嚐君聽後一陣驚詫。馮諼接著說:“請公子借我高車使用數日,我要讓齊王在不遠的將來,重新任公子為相。”
當時,孟嚐君在列國中的聲望較高,各國為了爭雄天下,都渴望人才歸附。馮諼就帶車50乘,金500斤,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遊說梁惠王,說齊國放逐大臣孟嚐君到各諸侯國去,誰先得到他,誰就能富國強兵爭霸天下。梁惠王立即把原來的宰相調去任大將軍,派使者帶黃金千斤、車百乘,前往聘請孟嚐君到魏任宰相。馮諼又先行一步趕回來告訴孟嚐君,要他含蓄推辭,以讓齊閔王知道此事。
孟嚐君依計,梁惠王的使者跑了幾趟,也未必應允。齊閔王果然得知了梁惠王重金聘用孟嚐君的事,大臣們也很驚恐,害怕孟嚐君為他人所用對齊國不利。於是,齊閔王再次起用孟嚐君。這時,馮諼又給孟嚐君出主意,要他讓齊閔王用先王傳下來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廟,這樣可以進一步鞏固孟嚐君的政治地位。宗廟修成後,馮諼告訴孟嚐君,三個窩都建好了,你可以高枕無憂了。本來落泊不遇的孟嚐君,因馮諼的“狡兔三窟”之術,複握相國大權,聲威更加赫赫。
從馮諼為孟嚐君智營三窟,可以看出,狡兔三窟主要是為了應付多變的政治風雲而采用的權術。它啟發人們處事要圓滑、世故,事不可做絕,多留條後路。但狡兔三窟還包含著多手準備,有備無患,留有餘地,以防意外等意,這在政治、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生活中,則是有積極意義的。
古人說:“人生憂患識字始。”別無選擇,隻能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房玄齡《晉書·潘嶽傳附潘尼》說:“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懼亂所以保治,戒亡所以獲存。”誰忘記這一曆史經驗,滅亡就會隨時到來。
在現實生活中,你不要長久沉浸在自己現有的歡樂與幸福之中,不要在禍從天降時才來歎息昨天的美好!“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讓我們學會居安思危,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