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給別人留有餘地(1 / 2)

就是給自己機會

古人雲:“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留餘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絕,不把事情做到極點,於情不偏激,於理不過頭。這樣,才會使自己得到最完美無損的保全。在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給別人留有餘地,同樣是一種可以幫你成功的美德。

留餘地,其實包含兩方麵的意思,給別人留餘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也不要把別人推向絕路,萬不可逼人於死地,迫使對方做出極端的反抗,這樣一來,事情的結果對彼此都沒有好處。另一方麵,給自己留餘地,讓自己行不至絕處,言不至於極端,有進有退,以便日後更能機動靈活地處理事務,解決複雜多變的問題。

日本鬆下公司的創始人鬆下幸之助以其管理方法先進,被商界奉為神明。他就善於給別人留有餘地。後騰清一原是三洋公司的副董事長,慕名而來,投奔到鬆下的公司,擔任廠長。他本想大有作為,不料,由於他的失誤,一場大火將工廠燒成一片廢墟,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後騰清一十分惶恐,認為這樣一來不僅廠長的職務保不住,還很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這輩子就完了。他知道鬆下幸之助從不姑息部下的過錯,有時為了一點小事也會發火。但這一次讓後騰清一感到欣慰的是鬆下連問也不問,隻在他的報告後批示了四個字:“好好幹吧!”鬆下的做法深深地打動了後藤清一的心,由於這次火災發生後沒有受到懲罰,他心懷愧疚,對鬆下更加忠心效命,並以加倍的工作來回報鬆下。

鬆下幸之助給下屬留有了餘地,也給自己公司留下了更快發展的餘地。人都有求生存求發展的本能,如果有百條生存之路可行,在競爭中給他斷去99條,留一點餘地給他,他也不會跟你拚命。倘若連他最後一條路也斷了,那麼,他一定會揭竿而起,拚命反抗。想一想,世界之大,何必逼人無奈,激人至此呢?給別人留餘地,本質上也是給自己留餘地。斷盡別人的路徑,自己的路徑亦危;敲碎別人的飯碗,自己的飯碗也脆。

清朝“紅頂商人”胡雪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寬容有度的胸襟,為他在商場中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有一段時間,胡雪岩與龐二合夥做絲業收購,兩人齊心協力,逼壓洋人,抬高國人絲價,為了這件事,胡雪岩費了大量心血,做得實在不容易。誰知到了後來臨近交貨時還出了一個亂子,那就是朱福年在暗中搗鬼。

作為龐二的檔手,朱福年野心勃勃,想借龐二的實力,在上海絲場上做江浙絲幫的首腦人物,因而對胡雪岩表麵上“看東家的麵子”不能不敷衍,暗地裏地處心積慮,並想打倒胡雪岩。但是,他不敢明目張膽地跟胡雪岩對著幹,一切都在暗中操作。所幸,另一個員工尤五最先發現問題,派人告訴管事古慶春,古慶春又來告訴當時身在蘇州的胡雪岩,聽得古慶春細說原委,胡雪岩漸漸有了辦法,要製服朱福年。

他們可以將龐二請出來,幾個人合夥給他演一出戲,慢慢揭穿他的把戲,朱福年就沒得混了。做得狠一點的話,讓他在整個上海都找不到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