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三次對策漢武帝(1 / 2)

儒學新解——正統思想 董仲舒三次對策漢武帝

公元前140年,雄心勃勃的漢武帝做了西漢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上台伊始,他就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首先從治國理念上一改先祖故訓,變黃老之學的無為政治為有為政治,開始重用儒生,大力倡導儒學。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詔命賢良進行對策。十年磨一劍,“三載不窺園”的董仲舒,正好趕上了這個機會,真是千載一時,三生之幸!

漢武帝連問三策,董仲舒也連答三章,其中心議題是天人關係問題,史稱《天人三策》或《賢良對策》。

漢武帝迫切想要“賢良”們為他的皇權找到根據,並且從理論上回答自然的一些規律,因此在第一道製書中問道:怎樣才能得到天帝的授權?

漢武帝所問的恰好是董仲舒曾經深入研究過的問題,他在奏章更是把自然的發展變化和上天的意誌合為一體,把皇權統治和天的意誌結合起來。董仲舒在奏章的一開頭就說,上天總是將自己的意誌體現於人世間。隨後,他又把儒家的一套重複了一遍,並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他提出自己對刑罰的看法。他在奏章中援引《尚書》、周公和孔子的話說明天意支持德政的觀點,並說之所以災異起而德政廢,是因為刑罰的問題。董仲舒在這個基礎之上,他還進一步提出了自己的一係列主張。

他建議說:“作為一國之君,先正自己的思想行為,然後再來糾正朝廷諸官的行為,做到上行下效……”

他認為,隻有這樣,才不會有邪氣和奸佞,才能風調雨順,萬民安居樂業,五穀豐登,天地豐潤,四海之內聞盛德而皆來稱臣。教化建立而奸邪停止,是因為它的堤防完好;教化廢止而奸邪並出,用刑罰也不能製止,這是它的堤防壞了。

因此,他建議漢武帝廣設學堂,在國都設立太學進行教育,在縣邑設立縣學、鄉學實施教化,用仁來教育人民,用義來感化人民,用禮來節製人民,所以,雖然刑罰很輕,卻沒人違犯禁令,這是教化施行,習俗美好的緣故。

隨後,董仲舒又以自己的眼光回顧了漢代以前的曆史,說明周代興盛是因為教化,秦代敗亡是因為暴政。而漢王朝繼秦代的天下,就如同得到朽木糞牆一樣,雖然想要好好治理。

於是,他又一次向漢武帝表明,要想大治天下,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必須首先從思想上改變,使全國上下在思想上達到統一,這才有大一統的希望。

漢武帝看到董仲舒的對策,感到十分驚奇,他異常高興,因為終於發現了最適合自己的思想基礎。他對董仲舒十分滿意,十分欣賞他的才幹。

然而,由於漢代初期推崇黃老學說,推行“無為”的政策。而且當時太皇太後,即漢文帝的皇後竇氏還沒有去世,她十分喜歡黃老學說,而且堅持黃老之學,這是一個必須逾越的障礙。

於是,漢武帝就這個問題第二次策問,要賢良們再對策。在這次策問中,他提出了古代帝王的“勞”與“逸”的問題,“奢”與“儉”的問題,還有“質樸”和“雕琢”的問題。他說:“有人說美玉不用雕琢,又有人說仁德要用文來修飾才完美,兩者豈不相矛盾嗎?”

他要臣下回答為什麼這兩種說法相異,實質上他提出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有為而治”和“無為而治”到底哪一個更正確。

董仲舒又寫了一篇近2000字的對策,在策問中,他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政治觀點。然而在字裏行間,無處不充溢著孔孟的儒家思想。這一篇文章更詳細、更係統地提出了為君之道和治理天下的方法,對漢武帝產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

在策問中,董仲舒敘述了自堯以來,直至周文王的幾位君王的所作所為,得出結論說:“由此看來,帝王治國的道理是一致的,然而之所以有‘勞’和‘逸’之分,主要是因為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的緣故。”這實際上是回答了漢武帝有關“勞”和“逸”的問題。

君王的“勞”和“逸”是因為時境的變化。對於“奢”和“儉”的問題,他引用孔子的話回答說:“所以孔子說:‘奢則不遜,儉則固。’”用以說明“儉”是自古治國的一項重要原則,對國家的興亡有著深遠的意義。

隨後,董仲舒又用大量篇幅向漢武帝建議實行有為的政策。他認為曆史上有為的帝王能做到“有為而治”的話,便天下升平;相反,如果做不到的話,便會天下大亂。而能做到有為的帝王,正是與儒家的主張相符合的;不能做到的帝王,則與儒家的主張相背離。

他還引用曾子的話說,希望漢武帝尊崇適合於他自己的思想,並做出相應的行動,自然可以成為與前代賢明聖主相並肩了。接著,董仲舒順承他在頭一次奏章中的提議,建議漢武帝興辦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