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裏有一個老和尚。
一天,老和尚沒有了柴米油鹽,於是下山化緣。他走在荒山野嶺之中,碰見了被遺棄在路邊,還不會走路的小男孩。
小男孩坐在坡頭的草地上,眼神呆呆地看著老和尚。突然他的眼睛微微上揚,沒有一絲雜質眼眸頓時金光閃閃。
老和尚無法無視小男孩的目光,於是走過去。
當他蹲下準備抱起小男孩的時候,小男孩卻一手拍到了他的光頭上,發出“啪”地一聲響。
原來,小男孩對老和尚的光頭很感興趣。
小男孩對光頭很感興趣的舉動,讓老和尚覺得小男孩與佛有緣。
這個地方是沒有人煙的,老和尚確定小男孩極可能被父母遺棄了,於是他就收養了小男孩。就這樣,小男孩被老和尚帶到了到了廟裏,成了一個小和尚。
從此,山上有座廟,廟裏有了兩個和尚,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
老和尚在小和尚很小的時候,就給小和尚講佛學,以備小和尚在他百年之後繼承他的衣缽。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小和尚漸漸長大,會走路了,也會爬山了,更會敲木魚念經書了。而老和尚卻越來越老了,甚至走路都困難了。
有一天,小和尚碰見了上山打柴的樵夫。樵夫對他講了山下的世界,說那裏是如何多姿多彩。
小和尚聽得入迷了,於是產生了下山的念頭。他想看看山下的世界,特別是樵夫所說的冰糖葫蘆。
因此,小和尚找到了老和尚。
“師傅,我想下山。”小和尚跑到老和尚的跟前對老和尚說。
老和尚一聽,整個人立馬就嚴肅了。他伸出枯老的雙手,慢慢蹲下,然後按著小和尚稚嫩的肩膀,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
曾幾何時,同樣一句話。
大約是四十年前吧,那時的老和尚還是一個年輕的和尚,他同樣有一個老和尚師傅。
那時的老和尚師傅也是隻有年輕和尚這一個弟子,所以管教地很嚴。但年輕就有叛逆,就算是和尚也不例外。
年輕的和尚不想被老和尚管教,於是偷跑下山,到達了他無比向往的山下世界。
對於一直在山中的年輕和尚來說,山下的世界完全是仙境!他被眼前的情景迷亂了···
但山下的世界再怎麼美麗,可它終究不屬於年輕和尚啊。因為他沒有錢,所以沒有辦法在山下的世界生存。強烈的饑餓感讓他沒有心思再看這個世界是如何的美麗了。
他反而思考起了,思考在美麗之下的醜惡。
為什麼別人看他的眼神怪怪的?為什麼吃飯的地方,別人可以吃,他卻不能?還罵他,打他。難道他不是人嗎?
年輕和尚不明白,也想不明白。可他真的很餓啊···終於,因為饑餓,他暈倒了。當他再次醒來的時候,看見了一道美麗的身影···
從來都沒有想到過會有如此美麗的人,不知如何來形容。他隻能說,這道身影比他到山下所見過的一切都還要美麗。
那是一位女子,善良的孤女。是她救了倒在路邊的年輕和尚,並將他帶到了自己的住所。
雖然是老套的情節,但很真實。年輕和尚喜歡上了善良的孤女,並不願離開。
這個世界上,悲劇總是要多些的。不幸,年輕和尚就走入了多的那一類。他終歸是一個和尚罷了,什麼都沒有!
他憑什麼給善良的孤女快樂與幸福呢?
看著孤女投入了他人的懷抱,年輕和尚一聲“願佛祖保佑你們一生平安”,便重歸山林了。他跪在自己師傅的麵前,默默不語。而師傅扶起了他,用粗糙但溫暖的手掌撫摸著他的光頭。
同樣是這座山,同樣是這座廟,但曾經的老和尚化為了塵土,而那時的年輕和尚變成了現在的老和尚。
這個過程是很殘忍的,老和尚不願意小和尚與他走一樣的道路。
但老和尚知道他能夠阻擋小和尚一時,卻不能阻擋小和尚一世。於是他隻能對小和尚說謊···
“徒弟啊···以後長大了,如果你要到山下去,就一定要小心女人。因為山下的女人是老虎,所以遇見了千萬要躲開。”
小和尚很怕老虎,因為那山林中的王者。而且他親眼看見老虎撕裂了一隻麋鹿,鮮血和肉沫兒橫飛。
山下有女人,而女人是老虎。小和尚很害怕,就不再想下山了,就這樣,過了一年。
就在那一年,那一天,老和尚睡下就沒有再起來。
小和尚曾聽老和尚說過,如果他睡著了,而且兩天都不動了,就說明他死了。老和尚讓小和尚在他死後,用後院的柴火火化了他。
這些,小和尚都還記得。於是他照做···
很艱難地將後院的柴火搬進老和尚的屋子,一根,兩根······,他從早晨搬到下午,終於在天黑完成了。前柴火夠了,堆滿了老和尚整個屋子。
小和尚將一把火拋進老和尚的屋子裏去,然後準備繼續未念完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