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不關注任何人的動態,不揣測任何人的想法,不去設想一些沒發生的事情,簡單點、鈍一點、慢一點,你會發現你過得很自在。我皮囊不夠好看,靈魂也不算有趣,我生於塵埃,溺於人海,關於我的一切都平淡的不像話,即便這樣,我也是宇宙的孩子,和植物、星辰沒什麼兩樣。羅翔老師說:人最有魅力的時候,就是對周圍的一切人和事物都不在乎的時候,不在乎他人的評價和眼光,不在乎自己是否有存在感,永遠有自己的節奏和步調,這也是鬆弛感構成來源。不要太乖,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絕,做不到的事不用勉強,不喜歡的話假裝沒聽見,你的人生不是用來討好所有人,而是善待自己。《被討厭的勇氣》裏有一段話我很喜歡,人生是不斷與理想的自己進行比較,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評價之下,我們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而是為了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縱使被說壞話,被討厭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因為對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對方的課題,擅自背負別人的課題,隻會讓自己感到痛苦,最高貴的懲罰是沉默,最矜持的報複是無視。少在爛事上糾纏,少為不值得的人生氣,讓自己活的更貴一點,學會放下,才能更好的前行。花有花期人有時運,懷愛與誠 靜待來日,在自己的世界裏獨善其身,在別人的世界裏順其自然,想祝你平順,可漫漫長路並非皆是坦途,崎嶇險峰不在少數。想祝你快樂,但未來之行並非都是歡心,失意低穀在所難免。那就祝你勇敢且堅強,樂觀並豁達吧。能經住成長道路上的磕磕碰碰,也能麵對人生旅途中的曲曲折折。
在漫長而多彩的人生旅程中,“上岸”這個詞彙頻繁地被人們呼喊著、念叨著。可是,為何大家如此執著於上岸呢?難道真如我們所疑惑的那樣,所有人都如同溺水之人一般,深陷在茫茫水域之中無法自拔嗎?
或許,這所謂的岸並非真實存在的陸地邊緣,而是一種象征,代表著某種安穩、安定和成功的狀態。在生活這片波濤洶湧的海洋裏,每個人似乎都在奮力遊弋,試圖抵達那個心目中理想的彼岸。也許是為了擺脫現實中的困境與壓力,亦或是追求更高層次的物質享受或精神滿足。
然而,也有人會質疑:如果上岸意味著逃離當下的環境,那麼是否就意味著對現狀的否定與逃避呢?又或者說,即使成功地上了岸,那新的岸邊是否又會成為下一個需要跨越的障礙呢?畢竟,人生之路永遠沒有盡頭,一個目標的實現往往隻是開啟另一段征程的起點。
但無論如何,“上岸”這個詞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了人們的心中,成為了許多人奮鬥不息的動力源泉。它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不畏艱難險阻,去探索未知的領域,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那片光明與希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