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勸她複婚,我想勸她看看他的表現,別急著趕他出門,讓他在家裏再留一段時間,看看他的表現,再讓他去找他的住處。
至美的婚姻,能在離了婚之後找到嗎?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有好的人在身邊就應該好好珍惜!
名家思語:家會很輕很輕,像一粒浮塵,被人一指撣掉,不留一絲痕跡。家會很重很重,像一座鉛山,壓在脊上,寸步難行。(畢淑敏)He is happy that thinks himself so。
自樂者常樂。
倘若我的幸福是那朵奇異的梔子花。倘若我的幸福是他為我許下的諾言。倘若我的幸福就在他的心中……要是永遠生活在這樣的浪漫思維中該有多好。可是現實中。很多時候,這樣的浪漫思維被不自覺的煩悶和嘮叨替代。
真的能不嘮叨嗎?
結了婚,生了孩子,貸款買了房子,對於一個融“妻子母親上班族”多重身份於一身的女人來說,真是需要有“心”才能處理得恰到好處、萬事皆安的。
女人都不想有被人誤解更年期這麼早就來了的嫌疑呀,可是單拿想不生氣不嘮叨來說,就是一個非常難處理的“課題”。
又有同學出國旅遊了。自己學生剛畢業就能年薪十萬了。他研究生畢業在公務員職位上累得老擔心會突然“倒下去”,而掙來的還不足人家的打車報銷費,嘮叨呀,能不嘮叨嗎?他聽了怎樣?他都快被逼瘋了,進退兩難,丟了公職,不敢,不丟一時別無選擇。丟下一句話,那你去找一個有錢的吧,趁現在年輕,或是說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甘於過這種清貧生活,不跟你小資情調。不氣死都被噎死了,那種無可奈何呀,真讓人受不了,再樂觀有用嗎?能亮麗得起來嗎?
擠地鐵累得散了架回到家,肌腸轆轆直奔廚房。忙得一塌糊塗,喊他幫忙端菜上桌,準備碗筷,他居然嗑著瓜子看著電視根本沒聽見,無名火直衝腦門。
嘮叨嗎?
女人太容易被生活中瑣碎的煩惱所折磨,太容易被生活中瑣碎的煩惱侵蝕掉她的快樂。
心中的話,心中的感情,就這樣都在白紙黑字間流露了出來。
從頭一讀,覺得自己抱怨太多。他也累,他比我更累,除了身體累外還多了一層養家糊口的心累。作為女人,我們似乎還是在這方麵少一些壓力。為什麼要在他鬱悶時給他的傷口還撒些鹽呢?
這樣子不對。又不是嬌慣的那種需要人養的女子。需要站在他的角度為他想想。
並且嘮叨的人容易老,最可怕的是容易將他從自己身邊推遠。
這樣一想,要嘮叨的時候,我就開始哼歌了。塞上為他買“英語學習機”時順便犒勞自己的MP3,聽自己最喜歡唱的幾首歌:《我不想說》、《追夢人》、《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山不轉水轉》、《今天是你的生日》……翻來覆去,覆去翻來,直到不知道在聽什麼為止。
嘮叨沒了,心境也開闊了,做起事來效率也高多了,難得的享受,所以何苦嘮叨!
名家思語: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都已啟程/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席慕蓉《青春之一》)
一生相守
Trhereisnogreater grief thantorecalla timeof happinesswhen in misery。沒有比在悲慘中回憶幸福的時刻更痛苦。
詩人說: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愛一個人,請你,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他。
一生隻愛一個人好不好?
這樣的問題,怎麼回答?如我,一生隻真心愛他一個人就已經足夠,當然同時更希望他也隻愛我一個人。這是一件多麼合情合理的事情。我想,大多數女人肯定都如我這樣想吧。可是卻總有那麼多的不如願。
我的同學結婚十三年,最終以離婚收場。而且不可思議的是在這十三年裏從來沒有得到過丈夫的疼愛。她所做的一切,丈夫認為理所當然。她和女兒得病了,沒有關心的話語。我想象不出這是怎樣的十三年。因此,在她上午辦完手續,下午跟我QQ聊天時,我問她,是不是覺得是一種放鬆,如果是,我祝福她。我不知道自己怎麼突然這麼大度起來,要在平時,我絕不會同意她離婚的。
表姐呢,更是淒慘。和表姐夫結婚時,真的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後來到深圳,兩個人闖下了一番天地。算是富翁級別了吧。可是表姐夫耐不住誘惑,包“二奶”還生孩子了。
深夜兩點,等不回來他。她電話來,哭泣著訴說他的種種不是,訴說她心裏的痛,我真是感覺如芒在背。又想勸她離婚算了,與其長痛不如短痛。
真的。難道一生相守,在現在,真的這麼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