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回家找幸福(6)(2 / 3)

我和花兒一起玩。

玩呀玩呀。

我就快長高了。

忙媽媽,2006—06—17,星期一晴天。

到26日,媽媽都在忙著金龜子的書,每天忙到晚上兩點,沒有給我記日記。

媽媽做給我的故事書,2006—06—26,星期一晴天。

跟奶奶出去玩了。玩我自己的小消防車,還有穿迷彩服的那輛車。

寫字了,做了數學題。學了劍橋英語。

挨打了,不聽媽媽話,不好好寫字。

我找了一本書,叫《觀觀的故事》,是媽媽給我做的。媽媽給我講了《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我喜歡聽。裏麵還有《小蝌蚪找媽媽》

《奇怪的鏡子》。

媽媽買書了2006—06—27星期二晴天媽媽給我買回來很多好書,有《學加法》《學減法》《連線》《大頭兒子在幼兒園》《小毛驢與我》,花了媽媽很多錢,我要認真讀。還要認真寫。

媽媽真好!

愉快的一,天2006—06—28,星期三晴天。

早晨跟媽媽跑步,沒帶水,跑了幾圈,就回家了。我想讓媽媽早點陪我看新書。

上午坐在小凳子上,做了減法,還連了線,我最喜歡連線了。讓媽媽給我讀大頭兒子的故事,我最喜歡大頭兒子了。

今天上午我和奶奶走路去了古城公園,奶奶走不動我就扶她。

上了女廁所,一個阿姨問我為什麼上女廁所,我笑著跑出來了。她不知道我怕丟。

下午跟奶奶采了馬齒莧。

下午都坐在小凳子上,做了加法,還連了線我最喜歡連線了。

讓媽媽給我讀大頭兒子的故事,我最喜歡大頭兒子了。

今天我上中班了2006—06—29星期四陰天今天我上中班了!很高興。中班在二樓,是大班的小朋友幫我們搬的被子。上樓走紅腳印,下樓走綠腳印,上下樓不要跑,不要推觀觀所在的中班睡房別的小朋友,就會滾下來。

上了寶盒課,我上的是栗子二。

早晨我不想上幼兒園,奶奶躲起來了。我哭了,賴老師牽我的手,還幫我擦眼淚。我就不哭了。

我今天看到中班好漂亮。我喜歡中班教室。我喜歡上中班。

在小一班睡的午覺,在中班吃飯。吃的是饅頭、冬瓜還有肉、還有豆腐白菜湯。好吃。

奶奶接我。坐318回來的,回來就吃蛋白質粉和銀耳。

下麵,冰心寫的,一隻小鳥的故事,是媽媽晚上從網上讀來的。放在日記裏,想讓我長大了讀:

一隻小鳥

——偶記前天在庭樹下看見的一件事。

有一隻小鳥,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還未曾豐滿,不能遠飛;每日隻在巢裏啁啾著,和兩隻老鳥說著話兒,它們都覺得非常的快樂。

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兩隻老鳥都覓食去了。它探出頭來一望,看見那燦爛的陽光,蔥綠的樹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腦子裏忽然充滿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飛到枝子上,放出那讚美“自然”的歌聲來。它的聲音裏滿含著清一輕一和一美,唱的時候。好像“自然”也含笑著傾聽一般。樹下有許多的小孩子,聽見了那歌聲,都抬起頭來望著——這小鳥天天出來歌唱,小孩子們也天天來聽它,最後他們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來了!它正要發聲,忽然嗤的一聲,一個彈子從下麵射來,它一翻身從樹上跌下去。

斜刺裏兩隻老鳥箭也似的飛來,接住了它,銜上巢去。它的血從樹隙裏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來。

從此那歌聲便消歇了。

那些孩子想要仰望著它,聽它的歌聲,卻不能了。

(——本篇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1920年8月28日)去公園玩,2006—06—30,星期五陰天。

沒去幼兒園,奶奶帶我去了公園玩。回來還驚了媽媽。媽媽問怎麼不去上幼兒園,我隻好說我病沒好,真不是一個好借口。媽媽說剛上中班就不去,連規矩都不懂,老師不會喜歡的。

采馬齒莧2006—07—01星期六晴天和奶奶采了馬齒莧,涼拌吃了,好吃。

做了《學加法》題。

畫畫寫字做算術題,2006—07—02,星期日陰天。

沒去成公園,下雨了。

媽媽回來,讓媽媽教我做題,寫字。剪了數字貼牆上。媽媽讓我畫一幅畫貼牆上,我畫了挖土車、錘石頭車,媽媽幫我寫上了拚音。貼到了牆上。

最好玩的一,天2006—07—03,星期一晴天。

早晨起來,吃了炒飯,跟奶奶出去玩。媽媽要看書。

回來,從書桌旁牽起媽媽手讓媽媽教我:“好媽媽,教我寫字做題,我做三、四、五版。”

媽媽說:“你要自己準備好。準備好書、筆、橡皮擦,還要給媽媽準備一個凳子,準備好了你再請媽媽去,媽媽就去。”

“準備好了,媽媽!”

牽著媽媽手到桌邊,做了“7的分解”,寫上7月3日。還給自己寫上“100分”。

想看動畫片了。

媽媽說:“咱們做遊戲吧。”

我眨巴著眼睛,好奇地看著媽媽。

“幫我拿剪刀來,還有硬紙板。”

我忙高興地給媽媽找來剪刀、紙。

隻見媽媽將一張紙折幾下,剪做四條。媽媽讓我學她的樣子折了兩下。

不一會,媽媽剪出了很多小藍色卡片。

“觀觀,再給媽媽找兩個寶盒,蓋子也行,能裝卡片就行。”

唉,書架上不是有一個心形的月餅盒嗎?搭上凳子拿下來。

媽媽給我揭開,讓我數十張卡片,再數十張卡片,十張給媽媽,十張給我。媽媽的放在蓋子裏,我的放在月餅盒的盒子裏。

“再拿筆和紙還有橡皮擦來。”

“奇怪,媽媽,橡皮擦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