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內容篇(上)(1 / 3)

縱使有美麗的詞藻,沒有“靈魂”的作文也不是一篇好的作文。我們要提高作文的格調和水平必須從“靈魂”開始。這“靈魂”就是作文的內容。

首先,留心身邊的人和事積累寫作的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隻有積累了各種素材,在麵對各種作文題目時才可能做到“信手拈來”;其次,必須堅持認真審題,理解作文內容的要求;再次要考慮怎樣從內容上取得突破。

作文的“內容”涉及到主題、立意、選材、情感等。主題要求鮮明突出。立意必須積極,盡量做到集中深刻。選材新穎真實。情感細膩真切。

從內容上講最重要的是有感而發,而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即使是質樸無華的詞句,隻要真情實感一定能打動讀者。這樣的文章一定是一篇佳作!

寫人立體生動

花漾課堂

能力達標寫人的目的是什麼?突出人物的特點,褒貶人物個性。這樣的人物立體生動,真實可感。要怎樣做?從內容上要抓住人物的本質特征,就是說你所描寫的對象到底是個怎樣的人。是風趣幽默?是認真嚴肅?是和善慈愛?當你找到這個人物最突出的特點時,就要開始搜集能體現這個特點的所有事例,然後從中挑選最合適的,從多角度刻畫人物特點。可以從人物自身的動作、語言、神態來刻畫,也可以從側麵描寫烘托。總之,不要堆砌字數泛泛而談。你描述得每個事件都是為了突出人物某一個特質,不要偏離文章主旨。隻有這樣,你描寫的人物才能立體生動。

提分計囊NO1:先抑後揚。一般情況下我們描寫人物都是為了褒揚人物的某種特質,而怎樣來體現人物的“好”就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不難發現,優秀的作文中很多都運用了先抑後揚這一策略。一開始讀者看到的是一個不完美甚至是有的討厭的他(她),當讀者都沉浸在這樣的心情時,作者筆鋒一轉,讓我們看到的是另外一個可愛的他(她)。這樣的人物似乎有點讓人又恨又愛,但最終的褒揚才是重點。人無完人,這樣的人物才顯得真實,也容易讓人產生共鳴,感覺作者描寫的就是身邊的他(她)!這麼容易取悅讀者,何樂而不為呢?

提分計囊NO2:哈哈鏡呈現法。大家都在想為什麼我寫的文章就拿不到高分呢?為什麼我寫的文章就這麼平淡無奇不能打動人呢?這個時候我們不妨試試運用“誇張”的手法來描寫人物。我們生活中有大多數是很普通的,甚至看不出他們有什麼特點。怎樣讓這些普通的人在我們筆下變得不太普通呢?這時,我們先來看看自己在哈哈鏡前的樣子。每個人站在鏡前不是變得又瘦又高就是變得又胖又矮,十分有趣。但是我們仍然知道鏡子裏的人是誰。哈哈鏡隻是改變了人的外形並沒有把我們變成另外一個人。如果你想吸引你的讀者來看你的文章,在適當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讓我們筆下的人物照照“哈哈鏡”,適當誇張地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在描寫人物的某件事情時不用太忠實於生活,可以進行一定的“藝術加工”,讓你的人物更加有趣。但是我們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要讓你的“哈哈鏡”變成了“照妖鏡”!

花漾範文

“總統”爸爸

李宣

得分亮點:觀察入微體會深刻

提到“總統”兩個字,你們一定會想到那些威風八麵的國家元首。這裏,我介紹的“總統”是我那矮小的爸爸。

爸爸今年36歲,身高隻有160厘米,身體較胖,黑炭一樣的臉上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鼻子稍尖,那長相和相聲演員李金鬥一模一樣。

我為什麼叫他“總統”爸爸呢?那還是我上學前班的時候,爸爸被調到我們學校當校長。冬天到了,有幾天晚上,老聽爸爸和媽媽叨咕“雙職工子女吃飯怎麼辦”的問題。沒過幾天,爸爸就在學校裏辦起了一個食堂。這下好了,中午放學時,學校門口接孩子的家長少了。可是我卻慘了:每天放學後,爸爸都去食堂幫忙,有時幫著包餃子,有時幫著擇菜,幹得最多的還是捅灶火,一直要忙到學生開飯,才能帶我回家。

一天中午,天非常冷,大風嗚嗚地刮。老師幫我把防寒服扣子係好,帽子戴上。我跑到校長室找爸爸,可爸爸不在。我心裏明白,他肯定是又去食堂了。我到食堂操作間轉了一圈,沒有。我又跑到外麵的灶火旁,隻見身著中山服的爸爸正彎著身子,把一鐵鍬煤送進灶膛裏,一股濃濃的黑煙立刻隨著火苗噴射出來,嗆得他連連咳嗽。“爸爸!”我站在一邊叫他。爸爸扭頭看看我說:“等會兒。”就又彎下腰,一會兒左一捅,一會兒右一捅,頭上、臉上、身上都沾滿了灰塵,連眉毛上都是。我又喊道:“爸爸,咱們回家吧!”這時,一位師傅笑著走過來,說:“‘總統’不用總捅了,進食堂吃點飯吧。”我聽了很納悶兒,怎麼管爸爸叫“總統”呢?爸爸說:“不用了,我和女兒回家吃吧。”說完,爸爸便領著我回家了。

回到家裏,媽媽一看爸爸驚呼道:“哎喲,校長大人,新換的衣服,這是幹啥呀?你這個校長是怎麼當的,像個捅灶火的。”爸爸笑著說:“我是‘總捅’嘛!”聽了爸爸的這句話,我馬上聯想到師傅的話,恍然大悟,不禁笑了,而媽媽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就是我那可親可愛的“總統”爸爸。

花漾評點:

父母都是身邊最熟悉的人,怎樣寫才能將最熟悉的人寫出新意是大多數人會遇到的問題。小作通過描寫工作中爸爸在灶火旁捅火的場麵,刻畫出了一個認真負責的勞模形象。為什麼要寫選擇工作的場景呢?因為爸爸的特點是,隻有通過描寫工作的場景才能體現出這個特點。所以說寫作內容決定了寫作素材的取舍。

提分方案:從文章內容來看,用“‘總捅’爸爸”來做題目更有趣,更恰當哦!

我的反義詞爸爸媽媽

呂葉

得分亮點:對比強烈中心突出

我的爸爸今年已經43歲了,身高165公分,這樣的個頭在成年男子裏算是比較矮的。爸爸從不挑食,什麼都吃,所以長得胖胖的,胖得好像沒有脖子似的,下巴頦兒直接和肩膀連起來了一樣。爸爸有兩個愛好,一個是坐在那裏專心致誌地下棋,一個是坐在大圓桌上打牌。不過,爸爸還有一個最愛,那就是抽香煙。

我的媽媽今年40歲,身高卻有164公分,個兒在成年女子裏算是比較高的。媽媽的愛好有很多,多得都數不過來。但媽媽有一個最不愛,就是聞煙味兒,隻要媽媽一聞到煙味兒就會頭疼。

怎麼這麼巧?爸爸媽媽正好相反。

不僅如此,我發現,爸媽在處理一些事情上的態度也截然相反。就說這件事吧。

我喜歡吃螃蟹。前天,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吃螃蟹,您能買幾隻回來麼?”媽媽答應了,拿著購物袋就出去了。很快,“咚——咚——咚——”媽媽回來了,我趕快幫媽媽開門。隻見媽媽拿著紅色的塑料袋,裏麵黑黑的螃蟹正舞著鉗子,劃動著腳要往外爬呢。

媽媽顯然是嚇壞了,連鞋子也沒換就拎著塑料袋直往廚房跑。隻聽“啊——”的一聲,“怎麼了?怎麼了?”我忙問媽媽。媽媽驚魂未定地說:“剛才一隻螃蟹跑到水池邊上來了。”我跑過去一看,可不是。“就這回事兒?”我說,“不是螃蟹嚇到你,而是你嚇到螃蟹了,況且還是這麼一點兒小的螃蟹,像剛生出來的似的。”

因為媽媽買的螃蟹太小了,吃得不過癮,今天我還想吃。於是,我對爸爸說:“爸爸,我還想吃螃蟹,昨天……”還沒等我說完,爸爸就搶著說:“好的,沒問題,一句話!”爸爸很爽快地答應了。我一蹦三尺高,心裏默默地想:今天中午就可以吃到又大又香的螃蟹嘍!

“叮咚——叮咚——”一定是爸爸回來了。我連鞋子也沒穿就去幫爸爸開門。爸爸拎著一隻塑料袋,裏麵發出刷拉刷拉的聲音,一聽聲音就知道是大家夥。

爸爸不慌不忙換鞋子,慢悠悠地走向廚房,“嘩”的一下,一個個又肥又大的螃蟹順流而下,我看著心裏真高興。不好!一隻螃蟹跑到水池外麵來了,爸爸勇敢地去捉那隻淘氣的公螃蟹。“哈哈!爸爸贏嘍!爸爸贏嘍!”我高興地歡呼起來……

花漾評點:一看題目讀者就會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想要瞧瞧作者的爸爸媽媽究竟有多“反”。小作者並沒有讓讀者失望,先對爸媽的個子、生活習慣作出“正好相反”的總結,描寫巧妙的一句過渡,重點通過這件事來突顯父母行為性格上的差異,選材真實,字裏行間透著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大大地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讀後讓人印象深刻。

提分方案:事例是要為中心服務的,若能在文末點出爸媽在行為性格方麵的“反義”——媽媽小氣,買小螃蟹,膽小;爸爸大方,買大螃蟹,膽大,文章主題會更集中,結構也會更加完整。

不老的爺爺

得分亮點:條理清晰中心突出

我的爺爺七十出頭,但一點兒也不老。

身不老

爺爺年輕時以紮掃帚為生,為了生計,經常蹬著三輪車四處奔波,賣掃帚。如今爺爺的身體仍舊那麼硬朗,仍可以一口氣從麾村老家騎到樊川,這二十千米騎下來,卻大氣不喘一個。他那對眉毛似波浪,眼窩深陷,眼角已有深深的魚尾紋,但是那雙眼睛仍炯炯有神,高高的鼻梁,還有淺紅色的嘴唇嵌在黃色的皮膚上,分布均勻,雖飽經風霜,但精神矍鑠。每逢有人對他說“您老真是精神抖擻,威風八麵啊”,他總是謙虛地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人老了,怎麼還會奢望青春年華呢?”

心不老

爺爺還有一顆不老的童心。有一次,我與爺爺去中學玩,因為初來乍到,爺爺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一會兒跑到噴泉那兒指著一對白鶴說:“中學可真有錢,竟然把國家的保護動物給弄來了!”一會兒又跑到單杠前,雙手從下麵使勁往上拱,還自豪地說:“怎麼樣,是這樣玩吧!看你爺爺多聰明,你得好好學學!”我暗暗發笑。

愛不老

爺爺的心很細,對我的關愛無微不至。一次,我去同學家參加生日派對,玩到很晚才回家。爺爺打發我去睡覺,但我卻聽到嘩嘩的水聲。我下床一看,原來爺爺正把我那件滴了許多奶油的藍色的羽絨服放在水裏洗呢。隻見他從水裏拿出衣服,用肥皂擦了擦,再用手搓,再浸,再搓,還把衣服放在燈下看了又看。在這大冷天的,水是如此的冰冷,爺爺的手被浸得泛了白。我的淚水忍不住在眼眶裏直打轉。第二天,我明知故問:“爺爺,衣服是誰洗的啊?”爺爺不失幽默地說:“爺爺晚上睡不著覺,骨碌一聲起床來,可是沒有事情做,隻得‘清理’你衣裳。”

希望爺爺永遠不老!

花漾評點:

用“身不老、、”三個短語突出了爺爺的“不老”。感情真摯,條理清晰,層層遞進。小作者用“三不老”就刻畫出一個心態年輕、和愛慈善的老人形象。你又怎麼來刻畫你爺爺的特點呢?不如來一個仿寫。如果是愛說的爺爺,可以概括成怎樣的“三說”呢?

提分方案:在寫爺爺的“愛不老”時,不單可以寫爺爺對我的愛,還可以寫爺爺對奶奶的愛,這種愛持續幾十年,才是真正的“不老”!

老頑童

董方蕊

得分亮點:多麵刻畫形象生動

他確實很老,一副單薄的身材,佝僂著腰,臉上的皺紋縱橫交錯,腦袋上隻幸存著幾縷發絲,又白又長,眉毛倒是又密又長,他自己得意地稱它為“長壽眉”。他的眼睛很有神,足以使我們圍在他屁股後麵團團轉。哦,他就是我們這幫“小蘿卜頭”崇拜的“大帥”——方爺爺。

別看方爺爺已到了古稀之年,但他那股孩子氣,絕不亞於一個二年級的小學生。要不,我們又怎能和他相處得如此融洽,玩得如此有趣呢?

方爺爺可喜歡小孩子了,一有空兒就和小孩子“胡鬧”。我們吹牛皮,他也跟著胡咧咧;我們討論“重大問題”,他也“出謀劃策”;就連我們演小話劇,他也要扮個“角色”。於是不到半年,他經過我們的“民主選舉”,當上了至高無上的“統帥”。

方爺爺不愧為“大帥”,也是蠻講信譽的。有一天,我和幾個小夥伴在方爺爺身邊玩兒,隻見方爺爺低頭正在鋸一塊木板,於是我們幾個便“大膽”地去摸方爺爺的禿頭,隻覺得熱乎乎、肉嘟嘟好玩極了。隻聽“啪”的一聲,不知誰把桌子上的螺絲釘盒推到了地上,釘子全都撒在地上的刨花、鋸末中。“嗯!”方爺爺皺起了“長壽眉”,瞪著“慧眼”,好嚇人呀!我們正要倉皇逃跑,方爺爺這回卻轉怒為笑了:“嘍囉們,給你家大王尋找回螺絲釘,事成之後,重賞一串糖葫蘆!”糖葫蘆!我們的眼睛瞪大了,全神貫注地找起來。“小將出馬能耐大。”一會兒工夫,我就找到了很多。“方爺爺,給你。”“哎,不愧為方氏弟子。”方爺爺有意把“長壽眉”挑了一挑,煞有介事地誇了我幾句。我聽了美滋滋的。等方爺爺鋸完木板之後,我們也圓滿完成了任務。“走嘍,買糖葫蘆去了!”方爺爺大手一揮,我們馬上歡呼雀躍起來。

方爺爺多麼慈祥,又多麼滑稽!他是那樣喜愛孩子,真不愧為“老頑童”!

花漾評點:文章從外__、__、__三個方麵為我們生動刻畫了方爺爺的形象。文章取名“老頑童”,目的是要突出“老”和“童”的對比。小作者通過方爺爺和孩子們的對話和玩耍體現出他的“童心未泯”,這與他的實際年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僅如此,全文十分嚴謹。爺爺的個性其一是“講信譽”,提出這一特點之後緊接著用“糖葫蘆”的事例說明,前後照應,很完整。

提分方案:文中描寫了好幾件能體現方爺爺“童心”的事情,但沒有注意詳略的區分,建議重點寫一件事使得文章更有層次。

苗醜

王寧

得分亮點:雙重對比刻畫深刻

我的好朋友名字叫苗醜。其實她一點兒也不醜,她很美,美得像那帶著露珠的玉蘭花。尤其是她那兩汪深潭般的眸子,總閃著星星般明亮的光。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並非她美麗的外表,而是她美好的心靈。

記得一個冬天的上午,班主任帶來一位剛轉來我們班的名叫肖厚的男生。說實話,我真瞧不起他。看,他臉色蒼白得像一張白紙,胳膊細得如同猿的長臂,身子單薄得仿佛一陣風就能把他吹跑。哼,十足一隻“小猴”。可班主任偏偏就把他安排在我後麵,讓他與苗醜同桌。我扭頭瞥了他一眼,對他“敬”而遠之。

初夏的一天下午,放學後,因為下雨,我、苗醜、肖厚坐在教室裏,沒有回家。

我趴在窗台上,望著窗外飄灑著的細細雨絲,陷入了沉思。“啊呀!”一聲尖叫,把我從奇妙的遐想中拉回現實,也驚動了伏在課桌上寫作業的苗醜。我惱怒地轉過頭去一看,原來是肖厚在削鉛筆時割破了手指,鮮血直流。“白癡!”我暗自罵了一句,冷漠地轉過頭。但苗醜立刻衝上前,關切地問:“沒事吧?”肖厚嘴唇動了動,沒說出什麼,隻是感激地望著苗醜。“來,我給你包上。”苗醜微笑著掏出潔白的手帕,認真地為肖厚包紮。鮮血印在手帕上,那潔白的手帕染成了紅色。這時一種難言的羞愧向我襲來,我回過頭,慢慢地把手伸進書包,摸出一疊“創可貼”。我剛轉過身,就聽苗醜說:“你出血太多了,我陪你到衛生室包紮吧。”說完就拉著肖厚跑出了教室。

我突然驚醒般地衝出教室,呆呆地立在雨中,目送細雨中兩個朦朧的身影漸漸遠去。這時,我竟發現茫茫雨幕中,一顆顆小小的雨珠那麼純潔、晶瑩、美麗。

啊,細細的雨絲,願你能滌去我心靈上的汙垢,讓我擁有一顆和苗醜一樣美好的心靈!

花漾評點:通讀全文,作者通過苗醜自身的對比——;“我”與苗醜的對比——,給我們展示的是苗醜美麗的心靈。如果我們要寫像苗醜這樣的人物,是否也可以運用這種對比的方法呢?

提分方案:文章用“我”與苗醜進行了對比,說服力不夠強。建議先簡單描述一係列事例,再詳細描述文中提到的事例。

善良的保安

吳怡菲

得分亮點:小人物大形象

摸著頭上的傷痕,四年前的一幕又閃現在我的腦海裏……

那時,我才六歲,正是要進入小學的年齡。剛剛報完到,領完新書,依然沉浸在興奮中的我便與媽媽一同出去散步。突然,我被一塊石頭絆倒,頭磕在了石頭台階上,鮮血一下子就湧了出來,順著我的臉龐不斷地滴到我那天剛穿上的、雪白的衣服和嶄新的皮鞋上。我嚇得大聲哭了起來,媽媽更是慌了手腳,她想要抱起我,卻手軟腳軟地使不出力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