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字仙槎,其本身好遊山玩水,並且精通詩詞歌賦,才智也非同一般。
幾年前,張寶的哥哥張角召集他還有張梁一起進行了一次深談,其商談的大致內容就是如何篡奪漢室江山。他們兄弟三人不吃不喝商議整整兩天兩夜,最後擬出了一條綱要:張角授意張寶、張梁去各地遊說處於人類生物鏈最底端的勞苦農民,蠱惑他們的思想,使其對自己言聽計從。大致步驟分為:一、張角傳授張寶、張梁法術,命他們用法術來震懾無知的民眾,使他們屈服於自己的神通之下。二、他們利用鬼神之說來鏟除異己,從而任意妄為。三、假意賜予丹藥,收買人心,換取威信。張寶利用這三條妙計,成功收服了不下上萬的人,屆時隻要自己登高一呼,便會八方響應,其勢是不可否認的強大,如果再加上張角與張梁的影響力,那麼奪取漢室江山可以說是輕而易舉,因為他們擁有來自封建社會最強大的的力量——農民的支持,農民就像海水一樣支撐著皇權的船體,隻要民心所向,開船的人便可水到渠成、船行千裏,若民心背向,則逆水行舟、寸步難行。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張家三兄弟的政治謀略讓人不得不佩服!
以上所說,正是為了證明張寶的心智非同凡響,他會中劉阿斯的計謀嗎,呂布對此又會有怎樣的反應?
此時的天空已經快全黑下來,景物開始變得模糊。矮石村河北岸的空地,一眾人馬默無聲息的站在原地,場麵詭異極了。
張寶轉過身正待發難,卻看到的是之前蔑視自己的那個身影,隻是昏暗之中不能清晰的辨認出那人的全貌,唯有他那粗壯的身體,像一座高山一般擋在眼前。張寶江湖閱曆深厚,從這人一開始所表現出來的鎮定就讓他心裏隱隱覺得壓抑,如果不是因為先前看他一身粗布麻衣的裝扮,張寶也不會輕易相信他是這村莊的村民。而此刻從那人身上散發出來的氣息,讓張寶的心裏一陣顫栗,於是他萬分小心的提起法力以應對不測之需,臉上也沒有了之前那囂張跋扈的神態。夜色下,張寶右手緊緊的握住劍柄,眼睛眯成一條縫隙目不轉睛的盯著呂布,心裏雖有些發抖,卻仍故作強勢的說道:“你是何人?”。
呂布根本沒把張寶放在眼裏,對於張寶的發問也懶的去理會,他的目光移向劉阿斯所處的位置,剛才她說的話讓自己心裏極為震撼。這震撼倒不是因為突然冒出個美人願意做自己老婆,這理由明顯太過牽強了。雖然古代倡導言出必行,也就是說不管是與不是,隻要說出口的就一定得去身體力行,特別是男女之間講就的是授受不親,一旦形成曖昧關係,那便是不死不休的糾纏。作為未來人的劉阿斯或許沒意識到她剛才的一句話等於徹底的把自己賣了出去,這也許就是未來自由思想與封建思想之間差異的表現。那麼呂布呢,他是否會將劉阿斯的話當作一種承若去接受?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呢?呂布因常年習武,使其心智變得極為堅韌,俗話說無欲則剛,要不然也不會在劉阿斯換裝出來的時候表現的那麼堅定了;而且他多年來行走江湖,對一些人或事必然有不同一般的看法,豈會被劉阿斯那簡簡單單的一言一語所誘導。不過,設想這情況若擺在平常普通人麵前,或許劉阿斯的計謀會毫無懸念的成功,那人肯定會衝冠一怒為紅顏,舍命的去保護她,然而事實是殘酷的,遺憾的是她遇到了呂布。話又說回來,那呂布到底是為何而震撼呢?呂布所震撼的是劉阿斯所表現出來的理性和心智,在他看來劉阿斯不過是十五、六歲的小丫頭,然後就是這樣一個小丫頭,在麵臨危機的場麵時卻能夠表現的如此泰然自若、冷靜麵對,而且在短時間內還能看清形勢的發展,巧妙的將張寶的矛盾轉移到自己身上,而她本人也就順其自然的成為旁觀者,這樣的智慧還真是可怕啊!對此呂布又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呢,他會不會替劉阿斯解圍?(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呂布明白自己現在麵臨三種情景:一、隻要自己對劉阿斯稍做應和,便會遭到張寶的攻擊,之後肯定是一場大戰,要麼張寶死,要麼自己死,因為打不過就跑的行徑自己是絕對不會做的;二、向張寶示弱,並說出此事的真相,證明與自己無關;三、立馬就跑。以呂布對自己實力的自信和張揚的個性,他想不都想的把後麵兩者刪掉,選擇第一種才是自己的本性。既然這樣,呂布揚起濃黑的眉毛,對著張寶道:“你管我是何人,痛快的打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