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愛知大學與日本學者對話(1 / 3)

應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的邀請,在早春二月,我們寧夏社科院一行5人赴日進行學術訪問。

A.愉快的漢語會談我對愛知大學的了解,緣於雙方的合作。2005年10月26日,寧夏社會科學院與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中日合作西部開發共同研究中心”,加加美教授一行前來出席揭牌儀式。這之後,時任院長的吳海鷹教授率團訪日,雙方合作取得可喜的成果。2007年11月24日,在銀川又舉行了科研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到達名古屋第二天下午,我們就與ICCS中心領導成員進行了會談。日方有該中心主任加加美教授、副主任高橋五郎教授和執行委員高明潔教授。三位教授都能說雙語,我們的交談就用漢語進行,使我備感親切和輕鬆。

賓主落座致意後,我對加加美先生說,我很讚成他《鏡中的日本與中國》一書中的觀點:“日本與中國互為對方的鏡子,但鏡中的形象都有歪曲和偏差。”這就讓我們更感到學界的責任。這一共識,開啟了我們愉快而友好的交談。

加加美教授在我院的學術報告中,說自己很可能是西夏人後裔的說法使我感到很親近。他用流利的漢語對我們的到來表示熱情歡迎,對以雙方合作名義申請文部省重點項目進展情況作了介紹。我們的會談如同近年來雙方的合作,既友好愉快,又富有成效。

在隨後召開的研討會上,雙方又對今後的科研合作事宜交換了意見,作了進一步協商。這一切都印證著一個樸素的真理:真誠的交流與溝通永遠是精誠合作的助推力。

B.可貴的學術探索愛知大學的前身是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大學。原東亞同文書院大學有關中國問題的豐富資料及中國研究傳統,被愛知大學繼承。幾十年的時光裏,這所大學始終以研究中國為其一個鮮明的優勢和特色,在中國、日本乃至國際上都是很有影響力的。

1991年,日本愛知大學研究生院增設了日本第一個專門研究中國的中國學專業。1997年4月,成立了現代中國學部,這在世界上也是創舉。

隨後,又成立了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和日中合作西部開發共同研究中心。這是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研究當代中國的跨專業學科,已被日本文部省列入2002年啟動的“21世紀重點科研基地(COE)工程”。該中心聯合世界上11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致力於建設一個國際性的中國學的學術研究與評價的平台,從而推動世界各國中國學研究的發展。

該中心共有16名執行委員,都是各學部研究中國問題的知名學者,例如我這次見到的還有:現代中國學部的農學博士、優雅的高橋五郎教授,散發悲天憫人情懷的文學博士、現代中國學部部長馬場毅教授,活躍在人類學研究領域、沒有時間變老的高明潔教授(她每周講授22個課時,承擔大量的科研和中日學術合作的聯係協調工作,但似乎歲月沒有在她光潔的臉上留下多少痕跡),具有紳士風度的經營學部的川井伸一教授,典型學者風範的愛知大學副校長佐藤元彥教授,等等。可以說,該中心猶如一麵迎風飄揚的學術之旗,彙集了馳騁學術高地的科研精英。他們雖然有著不同的研究領域,不同的科研興趣,不同的學術成果,但有著相同的科學精神,相同的中國情結,相同的學術追求。

加加美教授,這位理想主義者就是學術之旗的擎旗人。他長期致力於現代中國的研究,是現代中國學部的創始人。現任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主任,為日本現代中國學體係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交談中,加加美教授表述了對中國研究的看法。他認為不少歐美和日本的學者有一種雙重的中國觀,即在文化學術方麵看重古代中國的典籍而輕視鴉片戰爭以來的近現代中國,而現代中國的研究作為學術體係長期未能得到承認。他和同人們所有辛勤的付出,就是要突破現代中國研究的此類弊端,確立現代中國學作為獨立學科的地位。

加加美教授對我說,研究中國問題一定要有中國朋友,這裏麵有責任感的問題。幾十年來,他把腳步送到了中國的許多地方,結交了許多中國朋友,為中日的文化交流尤其是科研合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出版了《曆史中的中國文化大革命》《市場經濟化中國》等十餘種著作和數十篇論文。並翻譯出版了《證言:南京大屠殺》和《資料:中國文化大革命——關於血統論的論爭》等著作。

加加美教授帶領著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地探索著追求著。他的開拓、他的執著、他的成果得到了學術界的普遍好評,他還獲得了《中日新聞》主辦的第58屆中日文化獎。

C.濃鬱的中國味道我們在高明潔教授的陪同下,饒有興趣地參觀了圖書館、中日大詞典編纂所、國際問題研究所和中國學研究中心。我們不論走到哪裏,都能強烈地感受到:環繞身邊的中國氛圍和撲麵而來的中國味道。

一進校門,就能看到郭沫若題寫的校名。

走進圖書館,佐藤孝司主事用漢語向我們表示熱情歡迎並介紹情況。愛知大學圖書館的中文藏書很豐富,僅三好校區圖書館就有6萬多冊,中文的地方誌就擺滿了四排書架(每排近百個書架,每個書架有7層),寧夏的有賀蘭、海原、固原等縣市的地方誌。

佐藤主事引領我們參觀中路過一個辦公區域,辦公桌上的電腦屏幕顯示著中文。我走近一看,原來是我發表在《寧夏社會科學》上的《應用對策研究與特色優勢學科並重——寧夏社科院兩個重點研究領域現狀析論》文章的第一頁。這個讓我感到意外的驚喜,深深地觸動了我這個大大咧咧的人!我向佐藤先生表示感謝,他連聲說:不用不用!他燦爛的笑容既有製造驚喜的開心,又有自己一以貫之都是這樣做事的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