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人類對宇宙的不斷深入了解,各種各樣的探索工具也隨之問世。從運載火箭到衛星發射,從宇宙飛船到載人航天器的成功運行,人類的飛天夢想乘著這些工具飛入了廣袤的太空。這些探索工具是人類智慧和力量的結晶,了解了它們,你對人類探索宇宙中的艱辛也會有所體會。

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顆普通的星球,對宇宙的不懈探索可以從側麵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地球,為人類更好地生存與發展、為地球的未來未雨綢繆,同時也讓我們以更謙虛、包容的心態去看待世界。

飛碟是外星人的宇宙飛船嗎?

飛碟是人們對UFO,即不明飛行物的俗稱。20世紀40年代末,目擊事件急劇增多,很多人將它看成是外星人造訪地球的飛行器。

到的飛碟,其實是球形閃電、地震光、大氣碟狀湍流和地球放電效應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假象。

為什麼發射火箭要沿著地球轉的方向?

地球一直在做著由西向東的自轉,地球上的物體也都隨著地球的自轉轉動。如果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發射火箭,就能利用地球自轉的慣性,獲得一個初速度,這個初速度的大小就是地球自轉的速度,從而為火箭發射減輕動力負擔。

人類用什麼方法來觀測宇宙?

目前人類觀測宇宙的辦法主要是借助天文望遠鏡,以及通過發射探測衛星登陸天體表麵或進入天體軌道,來獲得有關的信息資料。

人類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宇宙。

宇宙飛船是怎麼飛上太空的?

宇宙飛船通常是搭載在火箭上,由火箭送上太空的。火箭就像一枚動力強大的炮彈,裏麵裝滿了燃料。燃料燃燒時會產生熾熱的氣體,這些氣體從火箭的尾部噴出來,把火箭和宇宙飛船一起推上天空。

誰是世界上首位宇航員?

蘇聯的“東方1號”宇宙飛船是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曾將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送入太空。

人在六空中為什麼會失重?

身在宇宙飛船或者空間站中的人類,因為擺脫了地球引力的束縛,所以會產生失重現象。失重時,宇航員會漂浮在空中,物體也很難被固定在某個位置,必須要綁在飛船上。

除了這些,你能發揮自己的想象,想出一些失重時的現象嗎?

你知道“地球名片嗎”?

1977年,美國宇航局相繼發射了兩顆“旅行者”號星際探測器,這兩顆探測器上放置的金屬盤上記錄著地球人類的“名片”。這些金屬盤上刻錄了一些圖案和數據,人們希望借此向可能存在的地外智慧生命傳遞地球的信息。

“地球之音”是什麼?

在美國發射的“旅行者”號探測器上,除了“地球名片”,人們還在上麵各自安放了一張“地球之音”唱片,上麵有大約35種各類聲音、近60種語言的問候語和大約27首世界著名樂曲。

為什麼宇航員要穿太空服?

人類如果不穿太空服而完全暴露在宇宙中,不僅要承受來自宇宙中的各種輻射,還要接受酷寒和炎熱的考驗,以及缺氧真空的挑戰。太空服就具有調節溫度、平衡壓力和阻擋宇宙射線的作用,有了它,宇航員的生命就有了保障。

人類為什麼要登月?

人類登月的一個目的是想弄清楚月球上的自然環境狀況,比如太陽輻射對月球有什麼影響,月球與地球的關係等。另外,月球上可能蘊藏的豐富的礦產資源,利用月球建立太空觀測基地等也是促使人類登月的重要原因。

什麼是“阿波羅”登月計劃?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組織和實施的載人登月工程。從1966年起,美國“阿波羅號”飛船共發射了數艘載人登月飛船。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陸月球。

誰第一個登上月球?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成為首先走下登月艙踏上月麵,第一個到達月球的人。對此,阿姆斯特朗曾有一句名言:“對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對整個人類而言,這是邁出的一大步”。

“人造月亮”是怎麼事?

“人造月亮”是利用反射陽光來為地球的某些地區進行照明的人工太空裝備。雖然這個想法很有創意,但仍然有不少人對此提出異議,主要原因是人們擔心這樣會擾亂地球生物的生長規律,另外還會給人類的太空觀測帶來影響。

為什麼宇航員在球上行走時是一跳一跳的?

在月球上,因為月球的引力遠遠小於地球,所以宇航員走路時會覺得身體很輕,幾乎要飄了起來。如果他們像在地球上那樣抬腳邁步前進,會很容易摔跤,所以就采用雙腳合並跳躍式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