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學術論文概述(1 / 1)

一、學術論文概念

學術論文是科研工作者在其研究領域中,通過嚴謹規範的科學研究而取得的研究成果,是一種原創性論文。學術論文,也稱科學論文、科研論文、研究論文,簡稱論文,是對某一學科領域中的問題作比較係統、專門的研究和探討,表述科學研究成果的理論性文章。中國國家標準GB7713—87對學術論文的定義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麵文件。”學術論文應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內容應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而不是重複、模仿、抄襲前人的工作。學術論文應針對科學領域中的現象和問題進行研究探討,表述學術見解和研究成果。學術論文要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去觀察和分析問題,並經過反複實驗和充分論證得出新的發現和見解。

二、學術論文的特點

學術論文的學術性是指論文所研究的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方向和內容應科學合理。要求作者在立論上不能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能主觀臆造,要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在論據上,應盡可能多地占有資料,以最充分的、確鑿有力的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在論證時,必須經過周密的思考,進行嚴謹的論證。

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創造性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學術論文的創造性在於作者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這是因為科學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統的”,“科學方法主要是發現新現象、製定新理論的一種手段,舊的科學理論就必然會不斷地為新理論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沒有創造性,學術論文就沒有科學價值。

學術論文在形式上是屬於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係統的,不能隻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一般來說,學術論文具有論證色彩,或具有論辯色彩。論文的內容必須符合曆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符合“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綜合” 的科學研究方法。

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科學道理,不僅要做到文從字順,而且要準確、鮮明、和諧、力求生動。學術論文的寫作,要描述相當複雜的科學道理,這就要求要寫得容易理解,要盡量做到不僅本學科的專家能看懂,同時也要讓非本專業的具備一定文化知識的人也能看懂。思維不借助語言不可能進行表達,但決定語言優劣的主要原因是思維。語言的簡明性主要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學術論文的語言應該精煉而淺近,內容深刻而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