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哥倫布的性格修養得很好,可是天生的執著性格卻與拉澤爾沒有多少區別,隻不過對哥倫布說好聽的是“執著”,說不好聽的是“頑固”。自從心裏產生了製造一個終極地精傀儡的想法,哥倫布幾乎無時不刻不是在思考如何設計,如何製造這個地精傀儡。同時,他並沒有把自己弟弟留給自己的一些研究放逐腦後,而是開始研究煉金術中關於“靈魂分裂”和“移植術”的內容。其實說哥倫布的煉金術不強,那是相對於拉澤爾說的,而和大多數族人相比,哥倫布的領悟能力絕對十分強,尤其是拉澤爾留下的資料都是精品,使得哥倫布研習起來十分順利。很快他就確定了這些工序,而這時已經是風龍曆六十六年,這幾十年來,哥倫布放棄了族內的所有事情,眾多事宜都是幾名元老院的資深元老處理的,而由於拉澤爾的離開,使得煉金術發展大大受損,而哥倫布又把拉澤爾留下的資料盡數放在自己的研究室裏。於是地精一族的煉金術在短短幾十年裏大大下滑,幾乎恢複到了拉澤爾成才之前,甚至更早。因此眾多煉金術士也無可奈何地接受了一個事實:煉金術無法與工程學比肩。或許這樣的結局並不是兩人一開始可以預料的。
就在大家認為哥倫布大師出關之後將要提出更加偉大創舉的時候,卻得到了一個大出意料的來自族長哥倫布大師的決定:他將離開赤蟻穀,在一個避世之所研製開發最終地精之神。決定一出,極大地引起了族人的反響,不過因為族長一言九鼎,於是反對的聲音都被壓下去了。
哥倫布說走就走,機器人大軍的開啟方法交給了下一任族長,畢竟這是赤蟻穀的保障。當時族人也沒有想到,這一次哥倫布大師地離開,竟然就是永別。
作為一名有史以來最為出色的地精工程師,哥倫布是一個不知不扣的機械狂,他之所以離開赤蟻穀,目的是為了得到絕對的安靜環境將自己寄予無限希望的、足以改變地精命運的地精之神造就出來。
哥倫布擔心會有族人因為一些看起來比較重要的事情而再次請自己出麵,所以就直接告訴眾人自己將要去遙遠的中川進行一番探索,並且會在那裏開始自己的工程,直至結束。不過哥倫布心裏卻是別有一番計算,他決定趁著族人沒有注意在赤蟻穀的南部荒蕪的山腰上開辟了一個山洞,內部經過拉澤爾留下的腐蝕藥劑開辟,再加上自己對山體內壁進行一係列的加固,終於成功地建造了一個與世隔絕、密封性能極強的地下兵工廠。哥倫布按著自己的食量儲存了將近一千年的食物和水,好在因為地精的身體機能原因,食物需求有限,而且還有儲物戒指的幫助,否則哥倫布恐怕為了籌集食物就要累壞了。
按著自己事先設計好的構想開始進行地精傀儡的製造。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和組裝,哥倫布已經成功地製造出來地精傀儡的身體,並安置了可以轉換外部環境能量發射炮彈的魔法陣,接下來就是如何引入靈魂到傀儡的身體內,並令之逐漸發展進而成為一個真正出色的地精。
依照拉澤爾留下的煉金術,靈魂分裂無法做到完全裂分,隻是以某一種特征主導,而其它靈魂會有一部分伴隨。可以打個比方,靈魂如一麵鏡子,有不同的範圍,但是按照界限來裂分的時候,鏡子會出現碎片,可能會被歸於同種靈魂,也可能被歸於另外的靈魂。靈魂碎片是一種單向依附,一旦歸於某一種靈魂,在裂分之後不會再被剝離出來。
如果是拉澤爾的話,實行起來可能成功率會高很多,畢竟作為時代最出色的煉金術士,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哥倫布其實也是知道靈魂裂分有很大的危險性,那就是靈魂本身是一種十分脆弱的、近乎“虛”的一種物質。“虛”不是無,不是沒有,而是與“實”相對。不過哥倫布畢竟有些自傲的地方,況且此時自己處於一種閉關的情況,出去找拉澤爾實在不太實際,尤其是最近這些年拉澤爾年紀大了後,行事不再像當年那樣高調,哥倫布壓根就不知道他在哪……
哥倫布花了十三年的時間進行了極度充分的準備,所謂“不成功,便成仁”的說法是一些莽撞或是走到絕路的人的無奈而為,像哥倫布這樣聰慧的工程師做事邏輯性十分清晰。他通過研究拉澤爾的煉金術中的靈魂裂分術,發現裂分是一種方法,不過剝離也並非不可。於是他決定不按照拉澤爾的裂分術裂分靈魂,而是進行剝離:剝離出一部分,便使用一部分,爭取早日喚醒地精傀儡,成功地完成“創神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