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用心挖掘孩子的外語潛能(1 / 2)

隻要能盡早開始好的教育,不使孩子的能力枯死,那麼孩子們就完全可以具備多種語言的才幹。如果真愛自己的孩子,那就應當把心思用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對孩子的教育上。

我從小威特3歲半時開始教他認字,但決不是強迫性的。“不能強迫著教”,這是我在教育方法上一貫的原則。不管教什麼,我總是首先喚起孩子的興趣,隻有當孩子有了興趣時,才開始教。

教讀書也是這樣。我先給小威特買來小人書和畫冊,非常有趣地講給他聽,並且說:“如果你能認字,這些書你都能明白。”借以刺激小威特的幼小心靈。或者幹脆就不講給他聽,隻對他說:“這個畫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爸爸沒有工夫給你講。”這樣就激發和喚起了小威特一定要識字的想法和心願,這時我才開始教他識字。但是,我教孩子識字的方法同學校裏的教學方法是不一樣的。我首先到打字行,買來10公分見方的德語字母印刷體鉛字、羅馬字和阿拉伯數字各10套。然後把這些字都貼到10公分見方的小板上,以遊戲的形式教字。當然先從元音教起,接著以“拚音遊戲”的形式在玩耍中教小威特組字。也許人們對這種方法比較陌生,但我使用的效果挺好。

德語字母隻有26個,加之德語的發音並不像英語那樣不規則,所以小威特很快就學會了讀,即沒有學習所謂讀法就掌握了讀。而一掌握了讀,小威特就知道了更多的詞彙,並且由於學的是標準德語,所以很容易就能讀書了。我覺得這一點對家長很有參考價值,孩子們在學校裏學習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於語言的障礙。

西方語言,不論德語、英語、意大利語、法語,都多少有點兒相似。所以小威特能用德語自由地閱讀後,又馬上開始學法語,那時他才6歲。

隻用了1年的時間,小威特就可以用法語自由閱讀各種法文書籍了。之所以學得這樣快,是因為他的德語知識非常豐富。與此相反,我認為學校裏學生們之所以感到學外語非常困難,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母語太差。

小威特學完法語後,又馬上開始學意大利語,隻用了6個月的時間就學會了。這時我認為,可以教他學拉丁語了。

在西方國家,學習外國語一般都規定首先從拉丁語學起。但我覺得這樣做過於勉強,因為隻有從與德語最相近的法語開始學起才是合乎邏輯的,所以我采取了上述順序。

拉丁語即使對於西方的孩子來說學習起來也是相當難的,是所謂讓人頭痛的語言。因此,我是經過了相當的準備以後才開始教他的。即在教拉丁語之前,先把威吉爾寫的《艾麗綺斯》的故事情節、高超的思想、漂亮的文體等講給小威特聽,以喚起小威特的興趣。還給小威特講,要成為一個卓越的學者,就一定要學好拉丁語等。

小威特7歲時,我就常常帶他去參加萊比錫音樂會。有一次在中間休息時,小威特看著印有歌劇歌詞的小冊子對我說:“爸爸,這既不是法語也不是意大利語,這是拉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