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在教育上與其填鴨式地給孩子灌輸知識,莫如開闊他們的眼界。為此我注意利用一切機會來豐富小威特的見識。比如看到建築物,我就告訴他那叫什麼,坐落在什麼地方。看到古城之類的,我就告訴他過去這個城的名字,給他講古城的曆史。從小威特兩歲以後,我不論串親訪友還是買東西,也不論參加音樂會還是看戲劇,到哪兒都帶著他。而且隻要有空,就帶他去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植物園、工廠、礦山、醫院和保育院等,以開闊他的眼界,增加他的見聞。
每次參觀歸來,我都讓小威特詳細敘述見到過的一切,或者讓他向母親彙報。由於這個原因,小威特在參觀中總是用心觀察,認真聽取我或者導遊者的說明。
小威特3歲以後,我就領他到各地周遊。5歲時,幾乎遊遍了德國所有的大城市。在旅途中,我們既登山,也去遊覽名勝;既去尋找古跡,也去憑吊古戰場。回到旅館後,我就讓小威特把看到的寫在信上,郵給他的母親和熟人。回家後,我還要他做口頭詳細彙報。
為了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隻要對孩子成長有利的事情,我是不吝惜金錢和勞力的。例如,我曾不惜重金,請魔術師公開魔術的秘密。類似這樣的事情是非常多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對孩子教育的熱心。
生活中處處可以教孩子
老威特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增長小威特見識的機會,這一點相信會給很多家長啟示。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隨時隨地教孩子學習知識呢?編者給家長提供一個思路:比如說帶孩子去超市的時候,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知識的場所。超市是一個巨大的“食品安全教室”。你可以在購物過程中教孩子看食品的保質期、生產日期,讓孩子懂得過期商品對身體有害,不能買,更不能吃。同時教給孩子什麼是易碎的東西等常識。又如過馬路的時候,也是一個很好的教孩子學習的機會。馬路是“交通安全學習教室”,告訴孩子最簡單實用的交通規則,如過馬路要走橫道線、紅燈停綠燈行、斑馬線的作用等等。同時,你也可以就地取材,帶孩子認識各種交通標誌以及它們的用途,並告訴他如果看到這些標誌,應該怎麼做。類似這樣的生活課堂,簡直不勝枚舉,有待有心的家長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