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亡國之君(1 / 2)

畫舫那夜,施苒苒毀容。

銅鏡倒影自己的容顏,她想她已經再沒有得到那個男人的資本。落水那一刻,他飛奔所向的是阿霽,他最擔心的人,是阿霽。

十年的相伴,她努力為他做好每一件事情,這獨占的身份,所謂的恩情,卻並不足以俘獲一個男人的心。她敗了。

荊遠安的信就在手中,原來阿霽真的是荊遠安的女兒。她聽過阿霽所有的講述,關於她的來曆,關於她阿娘的故事,關於那枚神秘的玉佩。

當年先皇並沒有打算辜負阿霽的阿娘,戰勝時派荊遠安去找阿月,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不得而知,隻是那女子沒有去到先皇身邊,留下了一個女兒。所有的真相,埋在的荊遠安的心裏。

施苒苒忽然意識到,這是她最後的機會。那麼多年,那麼多女子在公儀霄身邊,他不曾動情,如果沒有阿霽,也許她施苒苒始終能保留那最特殊的位置,就算無關於愛情,也足夠她自欺欺人。

她撕下了信的後半截,讓阿霽誤會,自己便是先皇在外留下的女兒,讓她以為,她和公儀霄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妹。他們,便不可能在一起了。

當阿霽握著那隻殘信失魂落魄,所有的愧疚侵襲,讓施苒苒招架不能。而她的決定,是一錯再錯。

被阿霽困在質子府,寒冬降臨的時候,她聽說荊妃犯了大錯,被謫為宮婢,她知道她的計劃成功了。

北夷戰事大亂,西涼和北夷聯手,楚滄國運不濟,趕不上天時地利,連連戰敗。為向西涼示好,衛君梓被送回西涼,施苒苒終於得到機會,回到公儀霄身邊。

而她發現,他的心裏始終隻住著那一個人。

自從殊妃的身孕沒了,阿霽的存在便是太後等人的眼中釘,公儀霄把她放在身邊,雖然態度不怎麼樣,卻是最有利的保護。

施苒苒看得到,他還是那樣的,以一個男人的姿態在保護著阿霽。施苒苒的謊言,雖然讓他們不能心平氣和地相守,卻像是另一個考驗,考驗來那絕對的,毋庸置疑的真心。

她變得越來越瘋狂,終於有一天,決定讓阿霽死去。

病,是公儀謹幫施苒苒支的高招。她已經開始明白,自己為什麼對公儀霄那麼重要,不是因為當日的恩情,而是因為她手臂上,被阿霽刺下的紋身。他以為,她便是幾代帝王尋找的,薑巫族聖女的後人。

而聖女對於楚滄的意義,在於九龍黃鼎。楚滄的國運與之息息相關,如今氣數將盡,有人勸公儀霄鑄魔劍驅風,親征南北,那麼所謂的聖女,便必須做出犧牲。

原來公儀霄養著自己這麼多年,是為了讓她為這國家去死。

施苒苒並沒有直接告訴公儀霄,她並不是所謂的聖女,那個人是阿霽。因為她想,如果公儀霄知道阿霽便是聖女後代,也許會選擇放棄。

而她假冒一天,對公儀霄就重要一天。她說她病了,巫士開了一紙藥方,要那方子上的人心做藥引。十月十五,是阿霽的生辰。

楚滄兵敗的那一天,大軍壓城。公儀謹趁勢帶兵圍困皇宮,逼公儀霄退位。

施苒苒便站在公儀霄的身邊,她看著他一步一從容地走下皇位,他說:“楚滄兵敗,乃大勢所趨。亡國之君,不做也罷。”

她看到那帝王灑然而去的背影,她想跟著他,可是被公儀謹攔下了。

公儀霄離去,隻帶走了不足一歲的孩子,和霽月閣裏從不出戶的荊妃。

那孩子的母親究竟是誰,隻能在傳聞中抽絲剝繭尋找真相。

對於那荊妃的身份,並沒有多少人懷疑,因為動亂太多,大家已經沒空去在意後院之事。那些風流的過往,被戰火掩埋,隻有施苒苒鍥而不舍地尋著真相。但公儀霄護得太緊,究竟真相是如何,或許隻有當事之人才知道了。

皇位易主,那一天暄妃自殺了,後宮裏有點氣節的妃嬪,都自殺了。

寶華宮的樓貴妃,仍舊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相安無事地度日,憑借樓蘭公主的身份,誰也不敢去找她的麻煩。

公儀謹天真的以為,隻要他做了皇帝,他能鑄出魔劍驅風,就能重新穩固這江山,他籌謀了多年的夙願,便可以達成。

公儀霄離開了,而他終究沒有帶走施苒苒。就像她後來終於知道的,她在公儀霄心中,隻不過是個很重要的工具,但當他已經不想再做這個皇帝的時候,她這工具便沒有任何意義。

他走,連看都沒有看自己一眼。

公儀謹火急火燎地即位登基,對那過去的皇帝還算有些仁慈,將他發配到七星河畔的曄城做個傀儡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