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的字師從米芾,頗有意趣。
在絳芸軒,襲人點上了天竺的沉香,晴雯拿出龍鱗歙硯磨墨,四兒端茶倒水。
一切準備妥當,寶玉又到銅盆裏洗了手。回到書案前麵,提起臨潭特供的狼毫鬥筆,凝神運氣。
一點落下,猶如墜石。瀟字寫成,狀如竹叢。湘字寫得極為瀟灑,就像一條湘江串連起了三楚大地上的山山水水。最後,一個館字猶如南嶽衡山。
放下手中的狼毫鬥筆,寶玉也極為得意,喃喃自語道:“今日為林妹妹的瀟湘館題字,馬虎不得。”
我佯嗔薄怒地說:“不是馬虎不得,而且要寫出神韻來!”
“神韻太難,氣韻足矣。”
通觀瀟湘館三個大字,筆畫之間透著靈動與飄逸,搖曳生姿。
襲人看呆了,晴雯率先拍手叫好。門外的七八小丫也都圍了上 來,七嘴八舌地讚不絕口。
坐到茶幾邊上,寶玉端起了一杯鳳髓茶,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襲人說:“我拿去給太太看,老爺也在屋子裏。”
我幫寶玉表態:“那就快去,小心路滑!”
都知道,隻要寶玉有所長進,老爺能笑得合不攏嘴。這種事,自然是該襲人去討個口彩。
等到襲人揭起字幅出了正門,寶玉才故作神秘地說:“你們不知道,這瀟湘館背後的故事更精彩。”
晴雯性子急,立即就說:“二爺莫賣關子,講來聽聽。”
寶玉又抿了一口鳳髓茶,緩緩說道:“上古之時,有堯舜禹三帝,都是聖德昭彰,心懷天下。當時,黃河決堤,華北和華東都成了一片澤國。舜帝南行至雲霧繚繞的湘水之畔,猶如到了仙境……”
舜帝居於九嶷山,娥皇和女英二妃相伴左右。留花翠幕,添香紅袖,常恨情長春淺。
湘水裏麵有一條千年神龍,居於洞庭君山。舜帝與神龍有忘年之交,百姓得其風調雨順。娥皇善琴,其音婉轉如鶯。女英善瑟,其聲幽咽似泉。舜帝高歌以和,鳳凰於飛。然而,舜帝崩於南巡途中,二妃淚灑楚山楚水,所有的翠竹都淚痕斑斑,人稱湘妃竹,也叫斑竹。
寶玉站起身,踱步到窗前。仿佛已經穿越了幾千年的時光,看到舜帝的娥皇和女英自沉湘江,追逐舜帝而去。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寶玉朗誦了一段屈原寫的九歌,讓所有的丫頭們聽得入神,或醉或癡。
這時,襲人回來了,手裏拿著老爺給的一匣書,還有王夫人悄悄塞給她的兩錠銀子。
“老爺說了,我們的二爺開竅了,可喜可賀。太太說了,二爺的進步也有我們大家的功勞。太太給了十兩銀子,我想就應該人人有份。明天,我們都去小紅樓,將林妹妹和她的丫頭們也都請過去,熱鬧熱鬧。”
所有的小丫頭都鼓掌叫好,打心眼裏佩服襲人姐姐辦事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