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並沒有糾結楊欣兒將那四首歌曲傳到微博上的事兒,而是對她主演的第一部大片有著極大的興趣。
至於主題曲的事兒,他並沒有在意。若是腦海之中有合適的歌曲,他不介意拿出來。若是沒有也無所謂,他根本就沒有想過在音樂上有什麼發展,也不屑去證明什麼。
不過待聽過楊欣兒對這部電影故事的簡單介紹之後,張樂內心之中無數的羊駝呼嘯而過。這故事,居然和前世周大天王那首據說聽了有人自殺而被禁過的歌曲的故事背景那麼相似!
“這電影故事背後的典故是不是源至《洛陽伽藍記》?能不能讓我看看這電影的劇本?”張樂想了想忽然開口說道。
“你看過這故事?看劇本,這應該沒問題,不過我先跟陳導說一聲。”楊欣兒說道。
《等歸》,這是這部電影的名字。
電影的整個故事脈絡其實很簡單,就是南北朝時期的宋文帝麾下一名將領因緣邂逅女子後,倆人一見鍾情並且私定終身,後將領卻被朝廷征調至邊境征戰,在連年的兵荒馬亂中,帝都洛陽已淪為廢墟,殘破不堪,最後女子苦守將領不遇後,落發為尼,待將領曆經風霜歸來尋至女子所出家的伽藍古寺,她卻早已過世。
將領隻有聽伽藍古寺外,雨紛紛落下,回想起羨煞旁人的當年,歎人事,不過如煙花般,易冷,易分。
當然,故事很簡單,似乎就是女的如何等,男的如何歸!不過從劇本來看,劇情寫得跌宕起伏,張樂不得不感歎這編劇的才華。而且,張樂隱隱之間,可以感受得到,這部電影講述的不僅僅隻是愛情的離愁別恨,還有對驕奢淫靡的諷刺,對國家興亡的思考。
《煙花易冷》這首周董的歌曲,無疑是將這部電影之中的男女主角的離愁別緒展現得淋漓盡致。但這部電影深層次的東西,卻難以表現。張樂不敢肯定,這首歌曲能不能讓對方滿意。因為他不清楚,這部電影導演拍攝的時候,側重的是男女主角本身的故事,還是由故事隱射出的思考。
“怎麼?有思路嗎?”楊欣兒看著張樂時而微笑,時而皺眉,忍不住問道。
“思路到是有。不過,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讓他們滿意。我可以試一試。”張樂想了想,說道。
《煙花易冷》這首歌曲,就算不能作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插曲是跑不掉的。不過,這劇本若是有張樂拍攝,他會側重男女主角的故事本身。畢竟,這電影偏向商業片類型。
而愛情,無疑是商業電影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國家興亡那種思想層次的反思,在商業電影之中展現的並不多見。
大投資的電影,拍成藝術片,顯然是找虐!
寫歌容易,張樂純屬照搬。編曲,錄製到廢了張樂不少精力。《煙花易冷》這首歌曲的版本很多,但張樂選了原版。除了他最喜歡這個版本之外,還有那低沉的唱法,更適合這部電影。
林誌炫版本的不是不好聽,但張樂還是覺得周董的那版本更有味道,或許隻是先入為主。
而張樂忙著那電影主題曲的事兒的時候,卻不知道網絡之上因為楊欣兒上傳的四首歌曲而瘋狂了。
《喜歡你》這首粵語歌出來,質疑的聲音並沒有消失,反而更大。張樂不是廣粵人,甚至沒有去過廣粵,寫出一首如此經典的粵語歌曲,自然沒有什麼說服了。
但這首歌曲一出,張樂並不是沒有收獲。內地娛樂業的發展,國語歌曲逐漸的壓製了當初盛極一時的粵語歌曲。但粵語歌曲依舊有著廣大的聽眾。隻是如今經典的粵語歌曲已經很少出現了。
《喜歡你》這首歌曲的出現,無疑彌補了這個缺憾,也滿足了無數粵語歌迷的需求。張樂也因此多出了不少支持者。
不過,當眾人聽到《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我願意》和《死了都要愛》這三首歌曲之後,許多人黑轉粉。就算那些黑張專業戶,麵對這幾首歌也有些啞口無言,找不到借此嘲諷張樂的借口。出了質疑是否出至張樂之手外,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