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侯府書生(1 / 2)

上下五千年,人道初興,曆經千難萬險,建立大希。

大希皇朝,下轄三十九郡之地,共有三千八百萬部族及城邑。

定都於元央城,天府上京!

入冬兩個多月,天寒地凍,加上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整個大希朝不知道多少人受災,忍受饑寒之苦。

元央城中很多房屋頂上還蓋著厚厚的雪,但是城內青石鋪就的主要幹道上卻是已經打掃得十分幹淨,人來人往,秩序井然。

街道上,一隊士兵正在城中巡查,尋找因為大雪而需要幫助的大希子民。整個京城防備營出動了一半的人手,用來給需要的人發放糧食和禦寒衣物。

“天降大雪,京無饑寒!”

這便是大希皇朝的帝王,檀帝,親自下的旨意。

大希皇朝已經建立六個甲子,三百六十多年,經過前後三任帝王的勵精圖治,可以說兵強馬壯,子民自得其所,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時代。

這個時候,就在元央城的恒侯府內,傳出了一陣郎朗的讀書聲。

“夫聖賢修禮之序,義之柄。禮義也,人之大端!是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恒侯,乃是檀帝親封的公侯!位極人臣,已經是大希皇朝的最高爵位。除此之外,恒侯王乾坤還是大希皇朝的鎮國大將軍,手掌千軍萬馬,更是普天之下有數的高手,深得檀帝器重。

王墨手捧一卷竹簡,一邊誦讀,一邊揣摩其中的精義。

“檀帝在位六十年,建立天下禮製,使得一切井然有序,天下子民都遵守十義,講究禮法,終於漸漸天下歸心,這皇朝的氣象也是越來越昌盛了!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真是說的太好了,真正實現的話該是怎樣的人間盛世!可惜現在連元央城也隻是勉強,要在整個大希朝實現這樣的目標,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

王墨一邊思考,一邊緩緩的踱著步子,他穿了一身簡單的粗布素袍子,身體略顯單薄,頭發簡簡單單紮了一個竹簪子,儼然一個書生。

這種打扮在大希皇朝可是不多見,尤其是像王墨這樣十六七歲的少年。

大希皇朝上上下下可以說都是以武為尊,就連治理郡、縣的文官,也要先通過了武考,再去專門測驗其文治方麵的才能。可以說,沒有武力,在大希皇朝就沒有地位。誰讓大希皇朝就是誕生在鐵血之中,用生命白骨堆砌出來的呢?

堂堂恒侯公子,鎮國大將軍的兒子竟然一副書生打扮,身體羸弱,這事情傳出去簡直要壞了恒侯的臉麵,被人恥笑。

當當當!

一陣敲門聲響了起來。

“進來!”王墨站了起來,平整了一下自己的儀表,他知道這麼早來他小院的,除了負責教導他讀經的方老先生,就沒有別人了。

吱呀一聲,房間的木門被推開,進來了一個看起來約有六旬的老先生,穿了一套青色的短袍,花白的頭發簡簡單單地打了一個結,銀白的眉毛卻有普通人一倍長,雙目如漆似墨,透著孩童一般的晶瑩,顯示出他普通外表下驚人的修為。

“方老先生!”

王墨恭恭敬敬地喊道,躬身施禮。

他雖然是恒侯的兒子,但是師徒的禮節卻不能夠廢去。不僅僅是因為方老先生還是侯府的大總管,更是因為他跟隨恒侯時間超過四十年,本身的修為也是深不可測。

況且,檀帝建製禮法,已經在整個大希王朝推廣禮法六十年,重視禮法,簡直成為了大希皇朝的習俗。

“五公子還是這麼用功,這麼早便開始讀《禮》了啊。”

方老先生哈哈一笑,大步了進來,一副慈祥老爺爺的模樣,他環視了一下屋子,眉頭微皺。

“我和你說了多少次了,讓你這院子裏添兩個丫鬟婢女伺候著,你怎麼都不聽,說什麼讀經要清靜。你看看現在,你是真不懂得照顧自己啊,一點修為都沒有就穿著一身素袍,屋子裏連炭爐也不點,你這是打算要把自己凍病了怎麼著!?”

看著方老先生似乎有點生氣的樣子,王墨卻是淡然一笑,把自己坐的椅子騰出來讓方老先生坐下,這才開始解釋。

“不知人間苦,怎能懂世間的福!我這也是最近看書讀簡,發現很多聖賢都有意去嚐試痛苦,從而磨練意誌,堅定心性。饑寒,是為天下苦,我也隻是早上讀書的這一個時辰受凍一下,感受一下寒冷的痛苦,很快就會穿上皮袍,不會讓自己凍病!先生要是真的心疼我,不如教我一些禦寒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