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身體的語言,再加上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切美好的事物,二者加在一起的總和,就構成了“口才”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口才”的好與壞,就在於一個人語言藝術的好與壞。
一個胸無點墨的人,當然不能希望他在說話中應答如流。學問是一種利器,有了這種利器,一切皆可迎刃而解。你雖不能對各種專門學問皆作精湛的研究,但是那所謂常識卻是必須具備的。有了一般的常識,倘若能巧妙地運用起來,和任何人作10分鍾的有趣談話,都不是一件難事。你須多讀書多看報,世界的動向,國內的建設情形,科學界的新發明和新發現,世界各地的地方特點或人物特性,以及藝術新作,時髦服飾,電影戲劇作品的內容等等,都可以從每日的報紙和每月的雜誌中看到,誠然如是,則應付各種人物,自然勝任愉快。
一個人平時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都會折射出他的素質修養品行,都將影響到別人。別人對他的評價好與壞,可以說是一個占了很大比重的因素。
我們與人相處,有些人雖然話不多,但我們卻喜歡和他呆在一起,因為他能讓你感到輕鬆愉快;有的人逢人便滔滔不絕,誇誇其談,這不但不讓我們喜歡,反而令我們十分討厭,總想與之拉開一段距離。有的公司,職工幹部精誠團結,公司搞得紅紅火火,他們也尊敬自己的公司領導,情願鞍前馬後效勞;有的公司,職工幹部工作不積極,互相扯皮,人心渙散,致使工作無法開展。出現這些不同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這主要就是人的素質修養問題。
有時我們確實感覺得到,有一種人,無論出現在哪兒,都會立即成為眾人矚目的核心,即使他們沒有任何言語,就那麼站著或坐著,也帶給人一種特別的感覺和深刻的印象,甚至還能令人毫無保留地對他產生信任感。
氣質與外貌漂亮與否並沒有什麼關係。關鍵是看你能否通過你的麵部表情、形體動作、語言等展示你迷人的個性氣質。真正能打動人的是氣質,而不是外貌的漂亮。
在實際生活中,有的人精神抖擻,情感豐富,口若懸河,表情自如,顯示出超人的才幹和氣質,博得了聽眾的喜愛和青睞;有的人窘迫不安,語無倫次,麵部表情麻木,手足不知如何放置,讓人大失所望。這兩種不同的氣質,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
每一個人都具有一種理想的自我形象,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理想自己”。“理想自己”往往被賦予很高的價值。盡管這些人來自於不同地方,成長在不同環境,各自具有不同的自我形象,但他們也許具有一些共同點,如儀表的俊美,豐富的情感,敏捷的思維,暢達的語言等等,而且都希望給對方留下親切善良、聰慧正直、才學淵博的印象。但是,不管“理想自己”是多麼完美,都必須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體現出來,每個人都應爭取在表現自己的魅力中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
因為頭銜擁有者的能力、權力以及他所能產生的影響力,演講一旦開始就會發揮出效果。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具有這些頭銜總跟他的能力有關。所以,即使這個頭銜與演講內容毫無關係,但在演講台前讓聽眾聽到你的頭銜,他也一定會有所觸動,這就表示,你已對聽眾產生了某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