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剛冒頭,就縮了回去(1 / 3)

“小江,你這個膽子有點大啊,那麼大的設備采購訂單,居然在一周之內就給簽署了下來。”

江輝從美利堅回國,沒有直接回深城,而是先去了首都。

到了首都,自然就回到四合院跟老丈人他們住在一起。

知道江輝這一次去美利堅做的事情,朱建生也是頗為驚訝。

這個女婿,現在談生意都是以億美元為單位了嗎?

要知道去年整個華夏的外彙儲備也就隻有100億美元不到呢。

今年應該會有一個大幅度的增長,但是肯定也就是一百多億美元的水平。

這種情況下,寶馬科技一次性的就用掉差不多百分之一,相關部門那邊肯定是有意見的。

哪怕是這些錢本身就是寶馬科技自己掙回來的,也沒有辦法避免一些事情的發生。

“我們從去年就開始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種機床設備情況,年初從東瀛那邊采購熱衝壓成型模具加工使用的五軸數控機床的時候,更是對美利堅、德意誌和東瀛等國的機床產業做了全方位的調查和了解。”

“再加上這一次美利堅的三家機場廠家都提供了比較完整的設備清單,這些設備都是對方量產之中的產品。”

“我們隻要有針對性的挑選就可以了。”

“最壞的情況就是買錯了設備,但是也可以很輕鬆的在國內找到其他的廠家把它轉讓出去。”

江輝這麼一說,朱建生張了張嘴,還真是沒有辦法反駁。

國內各個廠家對於先進的進口機床設備的需求,那就是一個無底洞。

別說寶馬科技搞回來1億美元的機床產品,就是買個10億美元,如果它們自己不想要,轉讓給國內的其他廠家也是很容易的。

隻是買回來花費的是美元,轉讓出去就隻能收獲人民幣。

但是虧本應該是不至於虧本的,大不了就是人民幣的售價定高一點就是了。

反正對於大部分的廠家來說,他們采購設備需要擔心的不是人民幣售價太高了,而是搞不定外彙額度。

國內的許多工廠的生產設備,十幾年來都沒有怎麼更新,不少重點廠家使用的設備甚至還是北極熊當年提供的。

可想而知,國內設備行業欠下來的作業有多大。

這也是江輝重點扶持發展南山設備的原因之一。

寶馬汽車集團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設備,這些設備不能一直掌握在海外巨頭手中,要不然就任由人拿捏了。

而國內的各個廠家對設備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如果南山設備能夠提供先進的產品,未來十幾年的銷量都不需要擔心。

可以說,這個時候在華夏搞設備產業,隻要真的把產品搞好,那是不需要擔心虧本的。

“外彙管理局那邊我帶你親自去溝通一下,一機部那邊你自己熟悉,我就不管了。”

事已成舟,朱建生也不想多說江輝什麼。

寶馬汽車集團要進一步的發展壯大,確實也是需要各種先進的機床設備。

作為汽車行業專家,朱建生對此是再清楚不過的。

甚至他主持研發的一些項目,如果有了高精度的機床設備之後,一些產品的性能都能往上提升一個台階。

特別是涉及到發動機和變速箱這兩個產品,零件的精度是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同樣的兩個零件,外觀上看上去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精度不一樣的話,組裝出來的產品性能就會有很大的區別。

不管是使用壽命還是產品穩定性,都有著天壤之別。

像是發動機,其實它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

但是能夠真正的把發動機做好的,卻是沒有幾家。

特別是大排量的發動機,就更是關係到各個零件方方麵麵的加工精度了。

沒有這些先進的機床,基本上南山發動機那邊搞到了現在的35l v6發動機,基本上就到頂了。

想要繼續開發更大排量的發動機,性能肯定會非常的不理想。

指不定研發出來一個w8的發動機,輸出功率還沒有35l v6發動機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