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感覺到這種情感帶給她的痛苦,也沒有感覺到其它什麼,時間就在不知不覺中,恍然而過,她已經畢業了。
她離開了學校,卻好象誰在背後輕輕地推了她一把,原本以為可以輕鬆一下了,放鬆一下了,可卻事與願違,她感覺自己還是安定不下來,輕鬆不下來。
於是,她努力地讓自己放鬆。
此時,當她離開學校以後,就再也沒有見到他。
她以為,這一切都過去了。
於是,在空閑之餘,她和同學們一起出去遊玩,拍照,享受著中學畢業以後,那一段自由而美好的時光。
但是,時間過去不久,她的同學們有的走上了工作崗位,有的下放到農村,她隻能每天在家捧著小說消磨時光。
漸漸地,她對這樣的生活厭倦了,不過卻沒有辦法擺脫這樣的困境。
她的那些同學們,開始瞧不起她,開始疏遠她了。
她也覺得自己的生活圈子在縮小,但有什麼辦法呢?
她已經不去想他,甚至真的已經忘記了他,她內心的痛苦鬥爭,拒絕她去想一個不著邊際的男人。
當她放下了這個沉重的包袱以後,忽然覺得自己的麵前亮堂了。
而此時她過去鄰座的同學,早已工作,進工廠當了一名工人。
又一個春季過後,當春季的花朵還沒有凋零,夏季之後的一個秋季,在這個落葉的季節,她走進了工廠,也當了一名工人,一名比較令人羨慕的車工。
此時,高考的風暴席卷了全國。
她和她的工友們,受到影響,在工作之餘,如饑似渴地拿起了中學時的課本翻讀起來。
她們的言行,很快就受到了車間領導的注意,於是她被批評了。
她感到很委屈。
不過,很快地她就想通了,為什麼要這麼急於上大學呢?
她在工作之餘,多了一件事情,就是與別人交流。
每天工作的環境就那麼大,事情就那麼多,於是她感覺到自己象一個陀螺一樣,在原地打轉轉。
這讓她很傷心。
想了很久,她還是拿起了書本,看了起來,並加入到高考的行列中。
這時,沒有人指責她,她的師傅們甚至於鼓勵她,讓她去考大學。
她覺得自己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是高興的。
而就在這時,一副圖畫如幻境一樣出現在她的麵前:
一個妙齡的古裝女子,孤獨地坐在一株樹下,仿佛是在等待著什麼。
當人們問她:“你在這裏等什麼?”
她回答不上來,卻一直在那裏等著。
終於有一天,她看到一個男子向她走來了,她才說:“我在等他。”
人們不由得感到詫異,問道:“他是你什麼人?”
她回答道:“是我夢中早已想到的人。”
人們聽了之後,不能全部理解她的話意,但卻認同了她的等待。
當她回想這副圖畫出現在她麵前的時候,似乎覺得它有一種寓意:無論做什麼,都要有自信,都要有恒心,而那個男人也應該是屬於她的。
雖然她並不知道結果怎樣了,也不想知道結果到底怎樣了,但畫中的女人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第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