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聞雞起舞(19)(3 / 3)

“阿儺、伽葉,快將有字的真經,每部各撿幾卷與他,來此報數。”

阿儺、伽葉領唐僧師徒到了珍樓寶閣之下,仍舊問唐僧索要好處。三藏沒法子,隻得叫沙悟淨把唐王親手所賜沿途化齋的紫金缽盂取出,雙手捧上,並向阿儺說了許多好話,萬望把有字真經賜下。

阿儺接了紫金缽盂,用手指彈了下,貼耳聆聽後,微微發笑。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香閣的尊者看見了,抹臉的,彈指的,扭嘴唇的,一個個嘲笑說:

“不害羞!不害臊,索要取經人的好處!”

一時羞得阿儺的臉皮都皺了,可就把那紫金缽盂緊拿著不放。

伽葉這才撿經給三藏。

三藏小心地招呼著:

“徒弟們,你們都好好看看,不要像前回取了白本。”

三個徒弟接一卷,看一卷,都是有字的,總共一藏之數。

唐僧握了錫杖,按了按毗盧帽,抖一抖錦斕袈裟,歡歡喜喜和眾弟子再來拜辭如來。

如來指令降龍、伏虎大羅漢敲響雲磬,遍請三千諸佛、三千揭諦、八大金剛、八菩薩、五百羅漢、八百比丘僧、福地靈山、大小尊者聖僧,該坐的坐,該立的立。一時間,天樂遙聞,仙音嘹亮,祥光迭迭,瑞氣重重。

如來鄭重其事地問:

“阿儺、伽葉,傳了多少經卷與他?一一報來。”

阿儺、伽葉把所傳經卷名目數量稟報一番。

阿儺最後說:

“從三藏總經中撿出五千零四十八卷,現已收拾整頓於人馬馱擔之上,專等謝恩。”

如來對唐僧說:

“此經功德,不可稱量。雖為佛家之寶鑒,實乃三教之源流。到了你那東土,給眾生看時,千萬不可輕慢。不沐浴齋戒,不可開卷。看重它珍愛它吧!它有得道成仙之奧妙,發明萬化之奇方。”

唐僧再次叩頭謝恩,領經東去不題。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張叔叔,我不明白,是如來佛命觀音菩薩去東土尋取經的人,唐僧千辛萬苦來到靈山,沒給阿儺、伽葉金銀珠寶,就傳了白本。連佛祖的親信都成了不給好處不辦事的貪貨!如來佛知道此事,為啥不管?”老大一句一句地摳著事實問。

“對,還是孫大聖有膽氣,衝著如來直嚷,阿儺、伽葉索財不得,通同作弊,望如來整治,可從頭到尾,咋沒見整治阿儺、伽葉?”老五讚同地補充。

“還有哩,唐僧師徒發現上當受騙,在行者鼓動下,二次取經,返回雷音寺山門,眾僧見了拱手相迎,笑問:聖僧是換經來的?說明阿儺、伽葉用空本子充經,騙人成了家常便飯,寺裏的僧人都熟悉他倆的把戲。既勸人取經,又哄人騙人為啥?”老四好記性,有板有眼地質疑。

“就是。嘴上說得好聽,出家人四大皆空,不圖財,隻求勸人向善。可那如來珍樓,有看不盡的‘奇珍異寶,擺列無窮’,還把唐僧一路化緣用的紫金缽坑走了。怪不怪?”老三居然也指責得頭頭是道。

“依我看,根子在如來身上。周圍的佛爺、和尚明知阿儺、伽葉坑財作弊,管不了;如來明知,他不管。還訓斥孫大聖說:‘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的情形,我已知道了。’你看,一不驚,二不怪,好像沒事。還強詞奪理地說啥‘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隻可將白本傳你’,怪不得阿儺、伽葉的賊膽那麼大!”黃毛憤憤不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