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龔廷賢,小子你記住了嗎?”老頭忽然說道自己的名字的時候,一陣無奈的表情,神情頗為一陣無奈。
“啥,你叫龔廷賢???”薑陶一臉不可置信的說道。
“嗯,怎麼了。”老頭很是不解的說道,似乎對薑陶的話很是不解,難道老夫難道不能叫這個名字嗎,似乎很是好奇和不解。
“沒,這個名字好啊。”想到龔廷賢這三個字,薑陶便高興的差點手舞足蹈起來,字子才,號雲林,明金溪霞澌龔家人,是曆史上十大名醫之一。其父龔信,字瑞芝,號西園,精於醫術,曾任明太醫院醫官,著有《古今醫鑒》16卷,經廷賢整理刻行於世。
龔廷賢受家庭影響,從小愛好醫學,雖曾習舉子業,屢試不中,轉而隨父學醫,繼承祖業,以“良醫濟世,功同良相”自勵。日間從事診治,餘暇攻讀醫書。既博考曆代醫書,自《內經》以下,莫不窮源究委;又善於總結繼承家傳診療實踐經驗,並虛心向別人學習,博采眾家之長,貫通醫理。經過長年累月的刻苦鑽研及臨床實踐,至成年後,無論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都已精熟,尤擅長於兒科。
他臨床診治尊古而不拘泥,深明五髒症結之源,決生死多奇中。有一段時間,他在河南黃河流域行醫。時值開封一帶疫病流行,街頭巷尾都有病人,症狀為頭疼身痛,憎寒壯熱,頭麵頸項赤腫,咽喉腫痛,神智昏迷,俗名“大頭瘟”。時醫隻知按古法醫治,無效。龔廷賢根據病情,獨具匠心,以自己的見解,開上二聖救苦丸(牙皂、大黃)藥方,其效甚佳,醫好很多垂危病人,名噪中原,被尚書薦為太醫院吏目。
魯王妃患膨脹病,腹大如鼓,左肋積塊刺痛,坐臥不寧。經太醫多方治療,均不見效,生命垂危。召龔廷賢診治,經診脈開方,對症下藥,終獲痊愈。魯王大喜,稱之為國手,以千金酬謝,龔廷賢不受,乃命刻其所著《禁方》(即《魯府禁方》)一書,又畫其像以禮待之。皇帝特賜雙龍“醫林狀元”匾額一塊。
一生著述極豐,先後完成了《濟世全書》8卷、《雲林神彀》4卷、《萬病回春》8卷、《壽世保元》10卷、《種杏仙方》4卷、《魯府禁方》4卷、《醫學入門萬病衡要》6卷、《小兒推拿秘旨》3卷、《眼方外科神驗全書》6卷、《本草炮製藥性賦定衡》13卷,此外還有《秘授眼科百科全書》、《痘疹辨疑全錄》等。其中《小兒推拿秘旨》是我國醫學史上最早的一部兒科推拿專著。《萬病回春》和《壽世保元》兩書流傳最廣,它從理論上分析病理、症狀和治法,並附有方劑,還有400味藥性歌訣。
想到這薑陶便一陣的失神,這個老頭絕對是個神醫啊,而且還是絕對的神醫;連宮廷的貴妃都治好了。
可是為什麼這個老頭會在這裏呢,這個似乎是有點不科學啊,按他的身份來說,在宮廷裏也是混的不差啊。
至少是吃香喝辣啊,怎麼會好端端的到這裏呢…
而且這個老頭不僅在治病上是好手,而且在其他方麵也是一個能手,看樣子楊慧的疤痕估計是有的救了,真是天助我也啊,難道是自己的人品好了。
應該是這樣的啊,肯定是自己的人品起來了,要不然的話怎麼會這麼巧呢,想到這薑陶便一陣的興奮啊。
自己接下來該怎麼忽悠這個老不死呢,不忽悠他的話是不行啊,隻有忽悠了他,自己才能治好楊慧啊。
怎麼辦呢,這個似乎不太好辦啊,難道讓那個小姑娘幫忙,這個似乎是不太好啊,畢竟是個小孩子啊。
自己這個良心似乎是不太好啊,想到這薑陶的心情便開始糾結了起來。
此時那個老頭卻是一陣納悶,這都是什麼回事啊,這個小子怎麼聽了我的名字就開始沉默,難道是自己認識我?
這個應該是不可能的,畢竟自己已經離開宮廷很多年了,一些人和事都已經是忘了我,還有當年的事自己都做好手腳了,一般人是不會發現我的。
想到這老頭似乎又在想事情,應該是不可能的,這麼多年來,就算不是的話,那這個小子怎麼會找到自己呢。
還有自己離開了宮廷這麼多了,自己當年在宮廷也是比較低調的存在的應該是不會的,那這個小子怎麼會聽到我的名字就不說話呢。
“小子,在想什麼呢,怎麼不說話呢。”老頭忽然半開玩笑的說道。
聽到老頭的詢問,薑陶一陣的無奈的表情,忘了忘老頭然後說道:“老頭,不,應該說是神醫,你為什麼會在這裏呢。”
“哦,小子,你說的是啥啊,什麼神醫啊,我雖然是可以治一些病,但絕不是什麼神醫。”老頭在那裝傻的說道。
不過薑陶顯然不是傻子,心想這個老頭肯定是在瞞自己的,他瞞自己幹嘛呢,想到這薑陶便一陣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