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炮擊開始的時候起,冷淩鋒就一直在看著手表。
當炮擊進行了十分鍾的時候,冷淩鋒果斷地命令道:“執行第二步作戰計劃。”
參謀迅速地將冷淩鋒的命令傳達了下去。
對於冷淩鋒來說,這場阻擊戰,其實在他還沒有打響的時候,戰役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就都已經在他的腦海裏計算好了,308師現在需要做的,就隻是按照預先製定好的計劃來執行,就可以了。
算無遺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這是對那些古代戰術大師的形容。冷淩鋒雖然不敢自比諸葛和張良,但是他總是在戰前就力爭將戰役的每一個變化都考慮進去,即便是在平進的訓練演習之中,也同樣是如此。
當然戰場的變化是捉摸不定的,而冷淩鋒現在站在這裏,主要的目的就是觀察戰場上的變化,看看自己預定的方案是否達到預期目標?敵人的應對是否出乎他的預料之外?如果有意料之外的情況出現,冷淩鋒就好及時對戰役預案做出調整。
冷淩鋒剛才從炮擊開始的時候,就一直在看手表,其實是在內心裏默默地計算著時間。印國的前鋒部隊以步兵為主,遭到炮擊,隻要指揮官不是傻瓜,必然會命令前鋒部隊回撤,而不會讓士兵冒著炮火衝鋒。冷淩鋒地計算時間,就是在計算這些步兵什麼時候可以完全脫離自己這方麵炮兵的射程範圍之外。等到對方脫離炮兵射程之外,炮兵的射擊就要停止,否則就是在無謂地浪費炮彈。
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對軍人來說,浪費子彈和炮彈,就不僅僅是可恥,有時候還是要命的行為。如此戰鬥還沒有結束的時候,你就一下子把自己的子彈和炮彈打光了,那麼剩下來的時間,你就隻有被敵人任意欺負的份了。
隨著冷淩鋒的指令下達,炮兵陣地停止了炮擊,而那五百輛坦克卻忽然動力全開,像是突然發了瘋一樣地向前衝去。
大多數指揮官都不會將手上所有的力量一次性全部投入到戰鬥中去,而會留下一些力量做為預備隊,以防出現不可預測的情況時,手中無兵可用。
但是冷淩鋒此時卻似乎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居然將所有的坦克一次性地全部砸了上去。
冷淩鋒這樣做,並不是魯莽,而是深諳了兵法的精髓:兵者,詭道也!
用兵並沒有一定之規,這世上也沒有一種兵法是萬能的,是必勝的兵法。兵法的精髓,正在於用兵者的靈活變化。如果這世上有一種兵法是戰無不勝的話,那麼如果兩個指揮官都同時采用相同的兵法,誰勝?
正是因為大多數指揮官都會留下一部分力量作為預備隊,所以此時冷淩鋒一下子將五百輛坦克一下子全推上去,就一定會大大出乎印軍指揮官的意料之外。所有的指揮官都不喜歡戰場上出現自己意料之外的情況,因為那就意味著正變得不受自己掌控。一方是不能掌控戰場的指揮官,而另一方的指揮官則掌控了戰場的主動權,這樣的戰鬥便已經分出了勝負。
印國的兵力是亞洲聯邦兵力的三倍,但是如果印國指揮官將自己的部隊分成三份,其中一份先期投入戰鬥,另外兩份留做預備隊用來應付不可預測的戰場變化,而冷淩鋒現在將整個力量全部投入進去,那麼在目前階段,雙方的兵力對比就變成了一比一。
而冷淩鋒手中的坦克數量與對方其實是相等的,如果印軍將坦克力量也分成三份,先期戰鬥隻投入一份的話,那麼在坦克的對決之中,亞洲聯邦的坦克反而以三比一的力量對比占據優勢。更何況,冷淩鋒的這五百輛坦克在性能上還要比印國軍隊的坦克更優,這就是使得308師的優勢又增加了幾分。
善於營造局部的優勢,並且將這局部的優勢不斷擴大,最終變成整體的優勢,這也是一個優秀的戰場指揮官需要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