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隻寥寥數語。還沒出現侍童的影子,他們恐正在匆匆忙忙穿戴盔甲。
“牽馬來!”家康大喝一聲。
馬牽來,家康飛身跨上去。他雖身體肥胖,但動作甚是敏捷。成瀨和安藤看到,不禁一驚。家康隻著一件胸甲,外套黑羽織,頭戴鬥笠。這種打扮,比輕裝還要簡單。上馬之後,家康不做一聲,驅馬直向西奔去。
“大人,您去哪裏?”成瀨正成急叫。
“敵營。”家康丟下這麼一句,絕塵而去。不知是誰大喊起來:“大人出陣了!旗幡!長矛!火槍!”
家康仿佛回到了三十歲。從中山道到垂井,他一路奔馳,一刻不停。後邊的人馬緊緊追趕,最先上來的乃是旗手,緊接著是為他拿槍的武士。
近寅時,家康再次讓傳令使們馳向四方,嚴令各部到達指定位置之後,就地待命,嚴禁爭功。
家康剛下完命令,右翼的黑田長政就派毛屋武久前來報告,說他們已進至在北陸官道右側布陣的石田部陣前。
“敵人有多少?”家康在馬上問道。
“這……”毛屋武久略一思索,躬腰道,“兩萬左右。”
“隻有兩萬?可都說是十四五萬啊。”
毛屋武久笑道:“如今乃是平原作戰,山上之敵若看到局勢不利,必然不敢輕易下山。因此,在天亮時加入決戰的敵人,在小人看來,充其量隻有兩萬。”
家康拍拍馬鞍,笑道:“哈哈!有理。七萬對兩萬,我們必贏。出發!”
雖然從未對誰提起過,但家康早就看透,在垂井左側和南宮山上紮營的吉川廣家和毛利秀元二部,絕不會輕舉妄動。黑田長政之父如水曾不止一次告誡吉川廣家:“若加入三成一夥,毛利氏的香火就要斷絕了。”故廣家和秀元都暗中傾向家康。但也絕不能就對其放鬆警惕。因此,家康令池田輝政、淺野幸長及駿河、遠江、三河等部,嚴密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池田輝政和淺野幸長已到達垂井,完成了布陣,其他各部則正沿著官道,源源不斷向西進發。
家康西進到桃配山時,天已破曉。雨雖停了,但空中又漫起了濃霧。霧氣如毛毛雨一般,打濕了額頭和臉頰。
到了桃配山,家康立刻向各部派出使者。在他眼中,小早川秀秋已是自己人了,他便向其派去了奧平貞治。對於這些,三成恐怕做夢都想不到。福島正則等部,家康則分別派去伊丹兵庫、村越直吉、河村助左衛門;細川等處,派了小阪助六、尼子十郵、稻熊重左衛門、兼鬆又四郎;井伊直政等處,家康遣去了佐久間安政、佐久間孫六、舟越五郎衛門等人。眾人的職責,主要是監督各部。
桃配山上,德川氏的金扇馬印迎風飄舞,馬印頂端的扇子有七根金色扇骨,麵上繪一輪紅日,扇下則是由皮革製成、上塗銀漆的銀色風幡,大馬印前,並排插著十二麵源氏白旗。家康床幾旁,則立有一麵白色大旗,上書“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八個大字。
家康最初立下這麵旗幟時隻有十九歲。當年,今川義元高舉大旗進入大高城,後在田樂窪身死。義元去世後,家康方才結束十三年人質生涯,踏上岡崎的故土。他回到大樹寺時,登譽上人安慰他道:“老衲知道城主此時極傷心,但城主絕不能倒下。為了未來的人間淨土,您定要拿出勇氣。”說畢,登譽上人送給家康這麵繡有八個大字的旗幟。家康一直以此為座右銘。
這果真是一場欣求淨土的戰事嗎?每當出戰,家康總是捫心自問,這已成了他勇氣的源泉。
十九歲時就已立起的旗幟,他花甲之年依然不倒。不同的是,當初立下這麵旗幟時,身邊隻有十幾個人,而今他擁有萬千威武之師。
奧平信昌、牧野康成、大久保忠佐、高力清長、丹羽氏次、內藤信成等精銳之後,乃三隊親兵護衛,中間一隊為鬆平重勝、鬆平親正、水野忠高;右翼為酒井重忠、永井直勝、言山忠成;左翼乃西尾吉次、阿部政次、酒井忠利。三隊護衛共九員大將。其後為本多康俊和本多重政,並配有眾多機動部隊,包括酒井家次、本多忠政、安藤長鬆、鬆平忠明、高木正次、神穀忠緣、山本賴重、稻垣長重等,以及金森法印長近、遠藤慶隆等少數大名。
家康馬前乃西鄉家貞,暫時兼任武者奉行,陣代則選定本多正信之子正純。
若是從前,旗幡立好之後,眾人總要大喊三聲:“功勳卓著!”
家康再次打開地圖,讓本多正純在上一一標出各部位置。
第一隊,福島正則家老福島丹波在西大關一線,背靠明神林,與西軍宇喜多秀家對峙;加藤嘉明、筒井定次、田中吉政、藤堂高虎、京極高知等人,則橫跨中山道完成布陣。
第二隊,細川忠興、稻葉貞通、寺澤廣高、一柳直盛、戶川達安、宇喜多直盛等人,在中山道以北布防;黑田長政、加藤貞泰、竹中重門等與石田部的笹尾、小池等部相對。
第三隊則為忠吉率領的旗本部隊,在主陣正前布陣,本多忠勝、井伊直政則一左一右與之呼應,成犄角之勢。
這種陣形,清清楚楚表明了家康的決心:突破關原,拿下三成的大本營佐和山城,然後長驅直入大阪城。當然,家康也不忘令西尾光教、水野勝成、津輕為信、鬆平康長等人防範大垣城;堀尾忠氏留守赤阪、岡山。
最讓家康費心的,便是對付南宮山之敵的人選。畢竟吉川、安國寺等人不可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