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羊的健康檢查(2 / 3)

7.看黏膜健康羊黏膜是淡紅色的。若黏膜蒼白色,可能是患貧血、營養不良或感染了寄生蟲;而結膜潮紅是發炎和患某些急性傳染病的症狀;結膜發紺呈暗紫色多為病情嚴重。健康羊口腔黏膜為淡紅色,用手摸感到暖手,無惡臭味。病羊口腔時冷時熱,黏膜淡白或潮紅幹澀、流涎,有惡臭味。健康羊的舌頭呈粉紅色且有光澤、轉動靈活、舌苔正常。病羊舌頭活動不靈、軟綿無力、舌苔薄而色淡或舌苔厚而粗糙無光。

8.看糞便健康羊的糞呈橢圓形粒狀,成堆或呈現鏈條狀排出,糞球表麵光滑、較硬,補喂精飼料的良種羊的糞便呈較軟的團塊狀,無異味。便秘時糞粒又幹又小;下痢時常為黑綠色;病羊如患寄生蟲病多出現軟便,顏色異常,呈褐色或淺褐色,異臭。腎髒和膀胱等器官發病時,常有排尿困難、尿液混濁或帶血,有時帶有刺鼻的異味。健康羊小便清亮無色或微帶黃色,並有規律;病羊大小便不正常,大便或稀或硬,甚至停止,小便色黃或帶血。

9.測體溫體溫是羊健康與否的晴雨表,羊的體溫可用體溫計在肛門測定,正常體溫是39.5~40.5℃。如發現羊精神失常,可用手觸摸角的基部或皮膚,無病的羊兩角尖涼,角根溫和。貧血時體溫降到正常以下;急性熱性病時,羊體溫升高,而體溫突然下降常是臨死的前兆。

10.測呼吸待羊隻安靜後,將耳朵貼在羊胸部肺區,可清晰地聽到肺髒的呼吸音。健康羊每分鍾呼吸12~20次,能聽到間隔勻稱,帶“嘶嘶”聲的肺呼吸音。病羊則出現“呼嚕、呼嚕”節奏不齊的拉風箱似的肺泡音,呼吸次數在急性發熱時增加,中毒時常減少。

(二)羊病的快速診斷

1.流產。羊因疾病而導致流產的主要症狀。

傳染病。

布魯杆菌病:綿羊流產達30%~40%,其中有7%~15%的死胎;流產前2~3天,精神萎靡、食欲消失、喜臥,常由陰門排出黏液或帶血的黏性分泌物;山羊敏感性更高,常於妊娠後期發生流產,新感染的羊群流產率可高達50%~60%。

沙門杆菌病:發生於產前6周,病羊精神沉鬱、食欲減退,體溫40.5~41.6℃,有時腹瀉;第一年損失約10%,嚴重者可高達40%~50%。

胎兒彎曲菌病:發生於產前4~6周,發病羊可達50%~60%。

李氏杆菌病:有神經症狀,昏迷,有時轉圈,流產發生於妊娠3個月以後,流產率達15%。

口蹄疫:口腔、蹄子有水皰,母羊常發生流產。

威爾塞斯布朗病:妊娠母羊發熱流產,娩出死羔,死羔率占5%~20%。

地方流行性流產:綿羊流產及早產最常發生於第二胎,多為死胎;山羊流產80%發生於第一、二胎,通常隻流產1次。

土拉杆菌病:體溫高達40.5~41.0℃,母羊發生流產和死胎。

衣原體病:以發熱、流產、死產和產出弱羔為特征;流產常發生於妊娠中後期。羊群中首次發生時流產率可達20%~30%,流產前數日食欲減少,精神不振;流產後常發生胎衣不下。

綿羊傳染性陰道炎:體溫增高達41.7℃,常引起流產。

裂穀熱:體溫升高,血尿、黃疸、厭食;孕羊流產有時為綿羊患病的唯一特征。

支原體性肺炎:除主要表現肺炎症狀外,孕羊可發生流產。

Q熱:流產損失為10%~15%,病羊發生肺炎和眼病。

內羅畢綿羊病:體溫升高持續7~9天,母羊常發生流產。

邊界病:有神經症狀,表現抖毛;母羊最明顯的症狀是流產,常娩出瘦弱胎兒或幹屍化胎兒。

寄生蟲病。

弓形蟲病:流產可發生於妊娠後半期任何時候,但多見於產前1個月內,損失不超過10%

住肉孢子蟲病:發熱、貧血、淋巴結腫大、腹瀉,有時跛行,共濟失調,後肢癱瘓;孕羊可發生流產,部分胎兒死亡。

蜱傳熱:體溫升高到40~42℃,約有30%妊娠羊流產。

蜱性膿毒血症:體溫升高到40~41.5℃,持續9~10天,可引起母羊流產和公羊不育。

普通病。

中毒病:許多中毒都可引起流產,常常呈群發性。

灌藥錯誤:發生於用藥後1~2天。

妊娠毒血症:發生於產前1~2周。

維生素A缺乏:母羊發生流產、死胎、弱胎及胎衣不下。

安哥拉山羊流產:應激性流產發生於妊娠90~120天,胎羔常為活產,習慣性流產的胎兒水腫、死亡。

2.死胎和羔羊死亡。羊因疾病而導致死胎和羔羊死亡的主要症狀。

傳染病。

敗血症和惡性水腫:主要發生於剪號(打耳標)以後;病羊體溫升高。剖檢見心壁、腎髒和其他器官出血,通常可見到剪號(打耳標)傷或臍部受感染;大腿內側上部發黑,組織腫脹,含有紅色血清和氣體。

腸毒血症:抽搐、昏迷、髓樣腎;腸子脆弱,含有乳脂樣內容物。

黑疫:見於有肝片吸蟲的地區,剖檢見肝髒內有壞死組織,皮膚發黑,心包內液體增多。

黑腿病:本病與惡性水腫相似,但當切開肌肉時,可見肌組織有時較幹。

破傷風:主要發生於羔羊剪號(打耳標)後。

口瘡:有並發症時可引起死亡,特征是唇部、鼻鏡及小腿上有黑痂。

臍病:臍部發炎,可引起敗血症和關節跛行。

羔羊痢疾:下痢帶血。

鉤端螺旋體病:產死羔,受感染的羊可達到3月齡,有血尿、黃疸、貧血,體溫升高。

梭菌性感染:包括腸毒血症、黑疫、黑腿病、痢疾,也包括其他梭菌感染。

布氏杆菌病:產死羔或弱羔,流產,弱羔常因凍餓而死。

胎兒弧菌感染:流產出死羔或將死的羔羊。

李氏杆菌感染:流產出死羔或將死的羔羊,有轉圈子症狀。

弓形蟲病(Ⅱ型流產):流產出死羔或將死的羔羊,在子葉絨毛的末端有白色針尖狀的壞死灶。

鏈球菌性子宮感染:流產出死羔或將死的羔羊,體溫升高,陰門有排出物。

壞死性肝炎:持續性拉稀;肝腫大,且有許多壞死區。

寄生蟲病。

綠頭蒼蠅侵襲:主要發生於剪號(打耳標)之後,犬、狐狸、烏鴉咬啄之後。

球蟲病:拉血糞,剖檢可見腸道發炎。

普通病。

肺炎:體溫升高,痛苦地咳嗽,呼吸困難,喘息。

飼喂紊亂:母羊患乳房炎或其他疾病,以致羔羊不能吃奶,會導致死亡。

關節炎:主要發生於剪號(打耳標)之後,有時也見於剪號(打耳標)之前。

麻痹:主要發生於羔羊剪號(打耳標)之後1~2周,也可發生於斷尾或去勢之後,都是由於脊柱內形成膿腫所致。

酚噻嗪中毒:妊娠最後2周給母羊灌藥,可導致產死羔(未足月或足月)。

碘缺乏和甲狀腺腫:有時甲狀腺腫大。

地方性共濟失調:步態蹣跚、麻痹,以致死亡。

分娩時受到損傷:大的健康羔羊可因分娩時受到損傷,而使肝、脾、肺破裂或發生窒息。

產羔過程中凍餓、天氣不好或發生急症:可導致羔羊死亡。

3.突然死亡(先兆症狀很少或者沒有)。羊因疾病而導致突然死亡的主要症狀。

傳染病

羊快疫:病羊痛苦、脹氣、昏迷而死亡,第四胃發炎或壞死,腎和脾變軟而呈髓樣,腹腔有滲出液。

羊腸毒血症:主要危害青年羊,感染羊數多,見於飼料豐富或吃多汁飼料的時期,可死於痙攣(主要為羔羊)或昏迷(主要為成年羊),腎髒腫大或呈髓樣腎;小腸幾乎是空的,內容是乳酪樣,腸子容易破裂;心包液增多,心肌出血;體溫不升高。

黑疫:發生於有肝片吸蟲的地區,在體況良好的青年羊最為典型。在肝髒上有小麵積的灰色壞死區。

炭疽:通常一發生即死亡。屍體膨脹,口鼻及肛門流出血液。禁止打開屍體,如果已錯誤地做了剖檢,可發現脾腫大而柔軟,在身體各部分有許多出血點,胃、腸嚴重發炎,大多數發生在夏季。

公羊腫頭病:肝髒顯有新近的肝片形吸蟲感染;剝皮以後,可見皮膚內麵呈深紅色或黑色(因為充血);病羊死前無掙紮,心包有積液,主要見於公羊;組織內有黃色液體,體溫高;通常發生於抵架之後;先是眼皮腫脹,以後由頭、頸下部延至胸下。

沙門杆菌感染:肝髒充血,腸係膜淋巴結腫大,脾髒腫大;有不同程度的腸胃炎;呈流行性;有些病羊可纏綿2~3天。

破傷風:主要見於羔羊,常發生在剪號或剪毛後;特點是肌肉僵硬和牙關緊閉,接著發生強直性痙攣,常常脹氣而迅速死亡。

急性水腫和黑腿病:感染部位的周圍腫脹、發黑,最常見於剪毛、藥浴或剪號以後;可能發生脹氣,鼻孔有泡沫;有時生殖道排出黑色而有不良氣味的液體。

類鼻疽:搖擺、側臥,眼鼻有分泌物,肺脾有綠色膿腫,鼻黏膜有潰瘍;關節有感染,轉圈,遲鈍而死亡。

羔羊痢疾:拉痢中帶血,迅速死亡。

敗血症:與不同微生物引起的惡性水腫相似;全身性出血,特別是淋巴結和腎髒。

寄生蟲病

急性片形吸蟲病:患羊貧血(結膜蒼白),肝髒腫大發黑;肝內有肝片形吸蟲造成的出血通道,腹腔有大量血色液體。

嚴重的寄生蟲感染:顯著貧血,第四胃有大量撚轉胃蟲(常在肥胖的情況下可因貧血而死亡)。一般見於羔羊及青年羊;如果是在濕熱季節,在嚴重感染的牧場上可因為突然嚴重感染而貧血致死亡。

普通病

腫氣病:腹圍脹大,特別是左側更為明顯;見於大量飼喂青草的情況下。

急性肺炎:流鼻、咳嗽,急者突然死亡,但常常是延滯數日而死亡。

低血鈣症:主要發生於產羔母羊,見於吃青草的情況下;大多為突然發病,跌倒、掙紮、麻痹、昏迷而死;家庭飼養(飼養不良)或者用含有草酸的植物飼喂均可促發本病;有的羊突然死亡,有的可能延遲數日死亡;注射鈣劑可以挽救。

草地抽搐:與低血鈣症相似,但更易興奮,單獨用鈣無效,需加用鎂。

植物中毒:主要是因為吃了產生氫氰酸的植物或含有硝酸鈉的植物。主要症狀是口流泡沫,鼓氣,呼出氣中帶有杏仁氣味,死前黏膜發紅或發紺;刺激性植物可引起腸胃炎;其他雜草可引起蹣跚、痙攣、瘋狂和昏迷

中毒:砷中毒較常見,主要見於腐蹄病的浸浴,特征是胃腸炎、下痢。

全身性中毒:其症狀依化學性質而不同:刺激劑會引起腸胃炎,士的寧會引起抽搐等。

蛇咬傷:主要見於奇蹄動物,羊發生很少;特征是昏迷、死亡。

毒血性黃疸(急性):皮膚及內髒器官黃染,步態蹣跚,迅速消瘦,尿呈褐色或紅色;屍體發黃,肝呈橘黃色,腎髒呈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