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5.跳龍門(1 / 3)

1980年,恢複高考已進入第四個年頭,重才興教之路已步入正軌,人才選拔真正開放、公平、公正。“立誌成才,報效祖國”成為每個學生心靈的最強音,同時,他們也深感高考與自己命運的關聯,尤其是我們農村學生,腳下的道路似乎更加清晰,高考就是一道檻,跳過去就是龍,跳不過去就是農,或者說就是“膿”——膿包。有一天在飯桌上,父親說,他五個孩子,有四個都被文革誤了,隻有我趕上了。父親是二十多年前因冤案被遣送回鄉的,望子成龍於他似還有一層不言而喻的深意。母親也說,她教了幾十年的書,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一個讀出書來,怎麼說都是一種遺憾。大哥則板著臉,很直接很犀利地對我說,你考上了大學以後我們跟著你沾光,考不起你就跟我背上扁擔去大山挑柴,你就自己掂量著吧。

我那年正在鎮中學讀高二。高一後的那個暑假沒有放假,老師說是補課,其實就是讓我們直接進入高二課程。這就像現在的天氣,還沒感受到春天是怎麼回事,就直接進入炎熱的夏天了。也就在這時,當年高考的分數出來了,這讓我們直觀而深刻地看到了一些悲劇和喜劇。那道門檻很窄,成為喜劇主角的人總是少數,他們來學校填報誌願,滿臉都是喜色,令我們羨慕。而那些沒能躍過龍門的人,大部分在門檻前認命,永遠與學校告別,去做農了;還有一部分堅持複讀,複讀一年不成再複讀,有個女生後來一口氣複讀了五年,就在她最後複讀那年離高考還有一個月時,她父親去世了,為了不影響她學習,家人咬著牙瞞著她。這次她終於跳過了龍門,但同時,她也經曆了人生一次最刻骨銘心的傷痛。

進高二時要分科,我有些猶豫不決。班主任替我選擇了,他給我講古代田忌賽馬的故事,讓我揚長避短,學文科,他說我化學太差了,一時好不了,沒辦法,而曆史、地理大部分就是靠背,就是靠發奮,你隻要發奮死背就行。其實不管學什麼科,誰都知道必須發奮,必須刻苦。那時很多農村學生家境還很貧寒,有個姓蔡的同學冬天沒襪子穿,隻穿一雙單布鞋,早讀時在幽冷的教室實在坐不住,就偷偷帶一本書到校外的牆根下,一邊背書一邊跑著碎步取暖。還有一個同學買不起更多的飯票,竟想出一個歪招,在瓷缸底下抹一層膠,買飯時衝打飯的師傅高聲喊:打三兩。打飯師傅沒留意,將他的瓷缸在飯桶裏挖三兩給他,結果瓷缸底部和邊沿的膠又粘去一二兩,他實際得到了半斤。後來自然被發覺挨了批評。

所有學生都被要求住校,夏天寢室裏悶熱得像蒸籠,裏麵的汗氣,沒洗的襪子的臭氣,還有許多人從家裏帶來的鹹菜的氣味,交織在一起,熏得人睡不著,有人索性偷偷點著煤油燈看書。有人則擠在一起嘀嘀咕咕,說班上哪個女生長得漂亮。女生的話題似乎永遠都禁不了,有人甚至偷偷寫紙條子,借傍晚在校邊的小河洗衣服,昏昏黑黑中,一張不知寫了些什麼內容的紙條子就塞給了“意中人”,那小河的水印照和見證了當年青春的懵懂與躁動。許多人也的確因此影響了學習,這也被老師當做反麵教材用來警示一屆屆的學生。

也許過於緊張,一些同學偏偏有時出事。有個同學就在課堂上分神,斜著眼看教室外梧桐樹枝上的兩隻麻雀打架,結果老師發現了,憤怒地將其推出了教室,而後對教室所有學生說,像這樣不自覺的人就要把他弄痛他才記得,你們是不是也要弄痛一回?還有一個姓何的同學,更幹出一件荒唐事,晚上偷偷與另一個同學打賭,不吃菜半小時內喝下半斤劣質燒酒,結果最後一滴酒剛倒進肚,就當即倒在地上,嘔吐不止,接著就大哭,邊哭邊叫喊,我一定要考上大學,我一定要考上大學……直逼人的魂魄。老師發現後將他立即送到醫院。嚇呆了的老師似乎怎麼也不明白,為什麼校紀那麼嚴,竟還會發生如此嚴重的事件。

老師的確是嚴厲的,但學生後來回想起都倍覺親切。那時有一個同學名叫鵬飛,作業老是出錯,老師恨鐵不成鋼,罵他說,你叫什麼鵬飛?你是雀飛,是雀走,是雀爬!這個鵬飛後來成了個體建材公司的老板。前幾年一次同學聚會,同學們爭著給老師敬酒,鵬飛也擠上前,動情地對老師說,當年我這個雀爬讀書不爭氣,但老師的教誨之恩我永遠記得。

那年我實在是流年不利,不幸染上了疥瘡,先是手指縫裏長出膿包,後來膿包就見縫插針,在身體的許多部位生長蔓延,尤其是晚上在被窩裏,膿包奇癢無比,做夢都抓,越抓越癢,越抓膿包越多,惡性循環,苦不堪言。最難堪的是膿包在屁股和大腿根部集中得最多,癢得最厲害。白天在教室裏,屁股找不到一塊好肉能在凳子上安穩地坐,隻得不停地移動,結果被數學老師發現,以為我是不認真聽課,將我轟出了教室。我終於大膽找了班主任,扒開屁股讓他看。班主任見了捂著臉說,你還扒什麼扒,還不給我趕快去醫院開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