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新藥研究的一般概況(1 / 3)

所謂藥物—般是指用於預防、緩解、診斷、治療人的疾病,對生物機體某種生理機能及生化過程發生影響的化學物質。

新藥係指首次上市的單一原料藥或化學物質或新用途老藥。我國於1984年公布實行的《藥品管理法》和1985年實行的《新藥審批辦法》,對新藥的概念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衛生部頒發的《新藥審批辦法》中第二條中規定,“新藥係指我國未生產過的藥品。已生產的藥品,凡增加新的適應症、改變給藥途徑和改變劑型的亦屬新藥範圍。”

為了對新藥進行管理,許多國家都對其含義和範疇作出了明確的法律規定

美國有關對新藥概念的表述:

①它含有新發展的化合物:

②它含有還沒有作為藥品使用過的化合物或物質;

③該品在醫學上曾使用過,但不是保證人現在推薦的劑型或條件;

④該藥已經鑒定專家承認為安全、有效或試作調查研究用,很是不是在其它方麵已實質上用了相當範圍或相當時間。

日本有關對新藥的含義:

①新的化學品;

②原先用於別的目的而第一次當作藥用的物質;

③具有新的適應症的藥品;

④給藥途徑有所改變的藥品;

⑤劑量有所改變的藥品;

⑥國外藥典已收載而日本未生產過的藥品。

藥物按其組成又可分為單一藥物和複方藥物,它可以從單一原料藥的研製、生產、使用等方麵,衡量一個國家的衛生保健及製藥工業水平。

隨著衛生保健事業的發展、防病治病的需要,促進了新藥及其他藥物科學各分支學科的發展。

藥學科學是醫療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藥物是人們防病、治病、促進身體健康、保護勞動力、控製人口的重要手段,是人類和疾病做鬥爭的重要武器之一。它對人類的生存繁衍、衣食住行起著極重要的作用。醫和藥是聯係在一起密不可分的。醫以藥為手段,藥以醫為前提。醫和藥必須協調發展,互相促進,才能提高醫療衛生水平。因此,藥品的研製開發是加速衛生事業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也是有效地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目標的保證之一。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工業化國家由於各種衛生保健製度的建立,衛生保健費用迅速增長。一些發達國家的衛生保健事業方麵的開支已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10%。而用於藥品方麵的費用又占衛生保健費用的十分之一。由此也可見藥物在醫療衛生事業中所處的重要地位。

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和將來,藥物為人類的保健事業所做出的貢獻都是無法估量的。

世界衛生組織在阿拉木的宣言確定的初級衛生保健的原則中,至少在五個方麵與藥物有關。初級衛生保健的內容包括:

對目前普遍存在的衛生問題及其預防和控製的方法進行宣傳教育;促進食品供應和恰當的營養工作;提供充足的安全飲水和基本的環境衛生婦幼衛生保健、包括計劃生育;免疫預防主要傳染病;預防和控製地方流行病;正確無誤地治療常見病及損傷;提供基本藥物。新藥與衛生保健事業隨著醫藥科學事業的發展,人類對疾病與藥物治療的認識在不斷加深。一些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隨著新藥的出現而得以製服。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類平均壽命增加20多歲,抗生素的發現和應用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統計資料表明,英格蘭從1931年到1935年兒童死亡率為每百萬高達3000多人,而由於磺胺及青黴素等抗感染藥的出現,1975年死亡率下降至每百萬360人,已無因百日咳、麻疹、傷寒、結核致死的病例。

美國的死亡統計資料也同樣有下降的情況。

在日本曾被稱為“國民病”的結核病,最高年患病數達100萬人,死亡達20-30萬人,因為有了鏈黴素和對氨基水楊酸而得以解脫。

以抗惡性腫瘤藥物為例,藥物治療已成為腫瘤的三大治療手段之一,具有與手術治療、放射治療所不及的特點。近些年來,抗腫瘤藥發展非常迅速,由於它著眼於消除、殺死癌細胞,同時也注意調節身體的免疫功能,改善全身症狀,在腫瘤的預防、診斷、治療、康複等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臨床上,腫瘤的藥物化療已進入綜合治療的階段,並逐步占有極重要的地位。現在,除晚期病人可使用藥物治療外,早期、中期的患者在外科切除或放射治療等局部治療後,也要聯合使用抗腫瘤藥。可以說,在抗腫瘤治療的臨床中幾乎已離不開抗腫瘤藥物。

我國在新中國成立後,集中力量防治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收到了巨大的成效,使中國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這與藥物的功勞也是分頭。醫藥工業總產值增長的幅度高於整個工業的平均增長率。從全世界藥品的產量、總產值和銷售額也可以看出,藥物在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中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