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3歲的小女孩兒在一個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餅,主人也給女孩兒一個月餅。小女孩兒並沒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個房間去了,沒有人注意女孩兒吃或者不吃。在隻有女孩兒一個人的房間裏,一個香甜的月餅,在女孩兒陌生的跟裏顯得很模糊。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愈來愈清晰:她駝著背、淌著汗……鋤草、拾糞……在烈日下、在雨中……艱辛地支撐著一個家。她就是女孩兒的母親。女孩兒的鼻子酸了,淚水模糊了她的眼睛。於是,她那雙顫抖的小手用舊報紙將月餅包了一層又一層,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兒要留著它讓母親嚐嚐啊!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女孩兒終於獲得了回家的機會,稚嫩的小手鄭重地捧出月餅,從未有過的喜悅襲遍全身:“媽媽,您嚐嚐這個……”
可是,月餅早已發黴了……小女孩兒不懂。
小女孩兒日日夜夜的孝心就是這樣的結果。小女孩兒是不是太傻了?不,世上有愚昧的人,卻沒有愚鈍的孝心啊!
在“孝”的天平上,用心珍藏的一個月餅、作業簿上的一個紅5分、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都是等值的,因為它其實是愛的折射。盡自己微薄之力,孝敬父母。孝心不分早晚,孝心不分多少,孝心不分貴賤!孝心隻需要我們行動!